鼓動生命 安志順擊樂藝術70年原創作品音樂會
1. 中華鼓宴(慶典鼓樂)
演奏:張卓、葉雄、李靜、方璿、安川、鄒尚鶴、昌繼紅、鄒彥彥、熊有貴、李慧強、楊冬冬、安京娜
合唱:梁曉鳳、張藍芳、楊思琦、杜航、王丹、戴玉
2. 雙龍戲梅(梅花鼓獨奏)
排鼓獨奏:馬琳(特邀)
3. 春夜喜雨(打擊樂與女聲清唱)
女聲獨唱:雷萍
演奏演唱:黃金、郭娟、吳凡、師慶、畢鵬飛、劉蕾、梁曉鳳、張藍芳 等
4. 春鶯囀(打擊樂與笙)
笙獨奏:楊杉
演奏:孟繁珍、黃金、高瑩潔、史琛、馬若梅、王凱、常文文、張翼、吳凡、師慶、張旭、和經田
5. 滴水訴情(打擊樂與琵琶)
琵琶獨奏:董曉琳(特邀)
演奏:孟繁珍、黃金、吳凡、師慶、劉蕾、楊思琦、杜航、王丹、戴玉等
6. 獅子戲鈴(排鼓與樂隊)
排鼓獨奏:榮辰初(特邀)
中國大鼓協奏:安川(特邀)
7. 黃河激浪(鼓的旋律)
男聲獨唱:薛承斌
演奏:鄒尚鶴、昌繼紅、李想(特邀)、吳凡、師慶、畢鵬飛、劉蕾、葉雄、張卓、李慧強、張利、
李靜、方璿、楊冬冬、鄒彥彥、李寶林(特邀)、安魏、熊有貴、董曉亮 等
8. 老倆口比幹勁(情景打擊樂獨奏與舞蹈)
演奏:安志順
舞蹈:張亞明、王文娟
9. 蛟龍騰飛(流星轉鼓)
演奏:李靜、方璿、鄒彥彥、楊冬冬、葉雄、張卓、李慧強、張利、董小亮、鄒尚鶴、安巍、熊有貴、劉亦萌、劉蕾、畢鵬飛
10. 鴨子拌嘴(西安鼓樂)
演奏:安志順、安源、李寶林(特邀)、安川(特邀)、李靜、方璿
11. 大唐六駿(組合打擊樂)
演奏:安源、安川(特邀)、葉雄、張卓、李靜、方璿、鄒彥彥、楊冬冬、安京娜、李琪、吳凡、師慶、
劉蕾、畢鵬飛、鄒尚鶴、安魏、昌繼紅、董曉亮、熊有貴、李慧強、劉亦萌 等
12. 老虎磨牙(秦鼓小合奏)
演奏:安志順、安源、李寶林、焦山林、安川、李想、衛嵐、吳凡、安巍、張卓、葉雄、鄒尚鶴、
熊有貴、李慧強、張翼、張旭、方璿、李靜、楊冬冬、昌繼紅、鄒彥彥 等
中央民族樂團、中國音樂學院、上海市奉賢區文化館、陝西省歌舞劇院民族樂團、陝西安志順打擊樂藝術團、
深圳市安志順打擊樂藝術團、深圳市第三高級中學鼓韻雷霆打擊樂團、西安市青少年宮民族打擊樂團、
西安交通大學附屬小學民族打擊樂團
13. 鼓鳴盛世(鼓族合奏)
演奏:李靜、方璿、楊冬冬、李琪、安京娜、鄒彥彥、昌繼紅、葉雄、張卓、李慧強、安巍、
熊有貴、鄒尚鶴、吳凡、畢鵬飛、劉蕾、師慶、劉亦萌
主辦:陝西省文化廳
承辦:陝西省歌舞劇院有限公司
日期:2018年1月10日
地點:陝西省西安音樂廳
©&℗ 2018 龍音製作有限公司
打擊樂大師 安志順
安志順,著名打擊樂大師、作曲家、演奏家,國家一級演奏員。1932年生於陝西綏德。14歲進入西北文藝工作團從事藝術工作(今陝西省歌舞劇院),歷時七十餘載,以創作和演奏《鴨子拌嘴》、《老虎磨牙》享譽樂壇。曾進修於北京電影製片廠、中央樂團。現任中國音樂家協會理事、中國民族管弦樂學會打擊樂專業委員會榮譽會長、陝西省民族管弦樂學會打擊樂專業委員會終身榮譽會長、陝西省音樂家協會打擊樂專業委員會終身榮譽會長、陝西省歌舞劇院民族樂團顧問、香港中華鼓樂團藝術總監、陝西安志順打擊樂藝術團及深圳市安志順打擊樂藝術團總監,受聘於中國音樂學院、中央音樂學院、上海音樂學院、天津音樂學院、臺北藝術大學,任客座教授,並多次受邀赴中外專業藝術院校和國家級打擊樂大賽及研討會舉辦大師班講座。
安志順先生在長期的創作表演實踐中,堅持文化自信、立足傳統藝術,博採中外鼓技之長,強化民族音樂特色,凸顯民族打擊樂的相容性優勢,創作出一系列體裁多樣、內容豐富、技法新穎、風格獨特、富有時代氣息、具有中國氣派的民族打擊樂作品。其多次榮膺國際國內大獎、最傑出的代表作品《鴨子拌嘴》、《老虎磨牙》,在朝鮮平壤舉行的第六屆亞洲音樂論壇上被評為優秀作品,並推薦給各國廣播機構播放。打擊樂與口笛《鸚鵡學舌》獲陝西省新劇碼展演作曲獎、最佳表演獎。歡慶鑼鼓《秦鼓激揚》獲萬寶路中華青年民間鑼鼓擂台大賽最佳表演獎。《獅子戲鈴》、《黃河激浪》、《運動場上》獲陝西省新劇碼觀摩演出創作獎。《老鼠娶親》、《滴水訴情》獲優秀創作獎;《得勝回營》、《雙龍戲梅》獲陝西省首屆藝術節演奏一等獎。《老倆口比幹勁》、《延安新春》、《走西口》、《草帽圈》獲中國舞協優秀創作獎。組合打擊樂《大唐六駿》獲中國第七屆藝術節暨第十三屆群星獎等六項國家和省級一等獎。《鼓動鵬城》獲中華文化藝術節香港國際音樂大賽金獎。《絲路雄風》獲深圳第十二屆鵬城金秋藝術節原創作品表演金獎及2016澳門國際鼓樂節金獎等。
安志順先生享譽國內國際樂壇,藝術蹤跡遍及亞洲、歐洲、北美及東南亞、中國港澳台地區。從上個世紀80年代以來,他頻繁現身於中外藝術交流和演出活動,應邀進行表演、客座講座、藝術指導,為促進中外文化交流做出突出貢獻。其演奏的作品被世界三十多個國家和地區的主流媒體進行過三百多次的報導和專訪。個人音像製品專輯《中華鼓聖》、《中華鼓宴》,在出版發行後廣為傳播,其中《中華鼓宴》被評為2008年全國十大發燒碟之一。《鼓動生命——安志順擊樂藝術70年》大型原創作品集,由香港龍音製作有限公司和中國民族管弦樂學會等單位聯合隆重推出。
安志順先生和夫人宮靜子女士親手創辦陝西安志順打擊樂藝術團、深圳市安志順打擊樂藝術團,在弘揚民族文化,發展、傳承、普及民族打擊樂方面作出了顯著成績。其事蹟錄入《中國世紀專家》、《中國人才世紀大辭典》、《中國當代藝術名人》、《中國專家大辭典》、《中國專家人才庫》、《世界華人文學藝術界名人錄》、《全國優秀人文科學專家學者名典》《共和國專家成就博覽——世紀珍藏版》、《陝西文化人》、《新時期中國共產黨人》、《走出家鄉的榆林人》等文獻典籍。
安志順先生精湛的打擊樂藝術,得到中外專家、學者的高度讚譽。加中(加拿大、中國)友協主席戈爾登先生曾題詞:「安志順先生不但是一位音樂家、社會活動家,同時又是一位非常有實力而不可多得的領導人才和指揮。我們通過觀察發現那些看表演的中國和外國朋友是多麼的驚奇、欣喜和激動……」溫哥華加中友協理事趙賦熙先生稱讚:「在架設各國人民之間友誼與相互瞭解的橋樑這一巨大工程中,安氏已經做出了、而且正在做著極其有意義的重大貢獻。」波蘭博覽會主辦方稱讚安志順創作並領銜演奏的《老虎磨牙》、《鴨子拌嘴》是中國「最古老的現代精品」。義大利著名音樂家維拉得先生讚譽安先生是「中國打擊樂方面的貝多芬_。堪稱藝術精品的《鴨子拌嘴》和《老虎磨牙》,一靜一動、一文一武、一禽一獸,二者相得益彰,凝聚著大師獨具的藝術匠心,代表著民族打擊樂創作演奏的高度和品位,定格為輝耀中國樂壇的不朽經典。
作為開創一代新風的傑出民族打擊樂大師,安志順先生被文化部、中國民族管弦樂學會、中國音樂家協會民族打擊樂學會、中國民族管弦樂學會打擊樂專業委員會、上海打擊樂協會、陝西省文化廳等部門授予「民樂藝術終身貢獻獎」、「有突出貢獻的藝術家」、「共和國的創建者」、「民族打擊樂終身貢獻獎」、「終身成就藝術家」等殊榮。
2017年12月28日稿
樂曲介紹
慶典鼓樂《中華鼓宴》
安志順 曲(2003年)
此曲是一首融民族樂隊、打擊樂、人聲為一體的兩個樂章慶典鼓樂。第一樂章(快板)由大鼓、抬鼓、排鼓、大鑔、大鑼等樂器擔任主奏,巧妙植入了京劇打擊樂的元素,運用扣擊、擊梆等演奏手法,使音樂張弛有致、強弱相依,形成了音色和風格上的鮮明反差。第二樂章,由鋁板琴的過渡引出樂隊的全奏,在中板的速度完成後,序奏將女聲切入「正月裡來正月正,正月十五掛紅燈……」,歌者手持拍板並輔以動作,邊唱邊表演,展現出人們歡度年節時的喜悅心情和熱烈的場景。
梅花鼓獨奏《雙龍戲梅》
安志順、孫爾敏 曲(1987年)
這是一首兩段體結構的梅花鼓獨奏。置一枚大鼓於中央,周圍擺四枚不同音高的小鼓,與大鼓構成梅花圖案,亦稱「五枝梅花鼓」。表演者立於大鼓之後,手持鼓槌,用「繞槌」、「轉槌」等技法輪番擊鼓。此曲的創新意義在於以鼓為旋律、樂隊做伴奏。兩個樂章之間的一段梅花鼓獨奏,配置有靈動的小件打擊樂伴奏(馬鑼、川鑼、梆子、小鑔、拍板等),演奏時交流互動,熱情而自信。《雙龍戲梅》以鼓為梅、以槌為龍,在梅花鼓的獨奏段落具有提示性,融入了即興演奏的成分,用多變的動作和特殊的演奏技法,勾劃出人們歡度新春的熱烈情緒,充盈著濃郁的社火風韻和鄉土氣息。
打擊樂與女聲清唱《春夜喜雨》
[唐] 杜甫 詩
安志順 曲(1984年)
這是根據杜甫詩《春夜喜雨》譜成的一首打擊樂與女聲清唱。樂曲主要為琵琶、古箏協奏,伴奏部分是富有顆粒性的特性樂器,扣擊技法增添了樂曲的形象與律動。歌聲之前的琵琶獨奏,自由、寬廣、舒展,與伴奏織體形成了反差,彰顯了旋律的優美和動聽。女聲清唱、伴唱稍後切入,兩次韻白在間奏中完成。之後主題再現與變奏,在樂隊全奏中,樂曲昇華至高昂、熾熱的境界。
打擊樂與笙《春鶯囀》
安志順、王厚臣 曲(1988年)
該曲是為《仿唐樂舞》創作的一首打擊樂與笙的器樂作品。據史料記載,唐高宗李治晨聽鶯啼,遂命樂工白明達譜成《春鶯囀》,曲風疑似龜茲樂。在該首《春鶯囀》中,作者運用了笙的傳統及現代演奏技法,如歷音、垛音、單音、吐舌、和聲、滑音等,由樂隊協奏並加入了西域特色樂器沙帕依(鐵環)、手鼓和拍板,繪聲繪色地刻畫出春鶯清脆婉轉、啁啾啼叫的情景。
打擊樂與琵琶《滴水訴情》
安志順 曲(1991年)
此曲為打擊樂與琵琶而作,三段體結構,設有小引子和小尾聲。全曲純淨、樸實、親切,無弦外之音,是一首優美動聽、典雅細膩的小合奏。樂曲的要旨有三點:一是琵琶中段的獨奏空間,預示演奏者可根據作品的需要,融入個性化、創造性的演奏;二是所使用的小型打擊樂器,如組木魚、大木魚、沙盤、扣鑼,抑或風鈴之類的顆粒性打擊樂器,均極富個性;三是女聲的哼鳴段落,是樂曲中最動人的部分,應注意樂句的氣息和分段,表現出寬廣、深情、自信。
排鼓與樂隊《獅子戲鈴》
安志順 曲(1989年)
獅子文化和獅子藝術是深受我國人民喜愛的表演形態,也是古往今來民間重大慶典不可或缺的傳統藝術活動。排鼓與樂隊《獅子戲鈴》,根據陝北大嗩吶曲牌創作而成,用八枚排鼓演奏旋律、樂隊協奏。獨奏者手持系著串鈴的四支鼓棒,時而單敲,時而按兩下,並加入許多即興的打擊樂器,如大眼板鼓(或大鼓)與鑼、鑔、單七槌、雙七槌等民間鼓樂元素,使樂曲更具北方風韻,形象地表現出火爆熾烈的社火場面及獅子嬉戲彩球的熱烈氣氛。
鼓的旋律《黃河激浪》
安志順、安源 曲(1989年)
樂曲為三段體結構,創作動因始於訪問日本時對鬼太鼓、神太鼓、農太鼓的興趣與啟示。尤其日本大鼓的演奏近似我國漢代的建鼓(置於鼓架之上,一人或多人敲擊),爆發出的力量與精神最適合表現中華民族不屈不撓,銳意進取的拼搏精神。因此,以黃河為命題的鼓樂合奏《黃河激浪》應運而生。第一樂章急板,後十六分音符的節奏型貫穿始終,以表現黃河湍流不息、一落千丈、後浪推前浪的強勁律動。第二樂章中板,沖出險灘,風平浪靜,教坊鼓、建鼓與夾板交錯的節奏象徵著艄公搖槳的情景。接著由鼓聲切入,引出陝北民歌《天下黃河九十九道灣》。第三樂章,主題變奏再現。建鼓在大鑼獨奏之後切入快速節奏,密集的鼓點融匯了多變的演奏技法和搏擊呐喊,將樂曲推向高潮。
情景打擊樂獨奏與舞蹈《老倆口比幹勁》
1958年首演
作曲:安志順
編導:章民新
執行導演:張桃葉
此曲原為同名舞蹈的伴奏音樂(打擊樂獨奏),作品具有鮮明的時代特徵,藝術地反映了上個世紀50年代時全國掀起的大躍進高潮。通過一對老夫妻投身「比學趕幫超」活動,爭為社會主義建設做貢獻,折射出一個熱火朝天的時代。作品使用了最常見的打擊樂器,如大木魚、小木魚、大鼓、小鼓、雙雲鑼、中音鑼及傳統戲曲中的牙子。將這些樂器與舞蹈中的人物、故事、情節、場景,緊密地連接在一起,用敘述的方式塑造了主人公的個性。該節目在北京演出時引起轟動,專家學者、廣大觀眾高度讚譽作品的創新與突破,尤其是打擊樂的伴奏,運用了新的演奏技法,開發出新的音色,為作品的藝術形象提供了最好的審美詮釋。《人民日報》曾以〈秦川鼓聲〉為題進行報導。
流星轉鼓《蛟龍騰飛》
安志順 曲(1985年)
宮定遠、張曼石 編導
本作品取材於流行轉鼓的素材,它一改以往用鼓槌擊鼓的方法,創造性地使用了皮球擊鼓的形式,使鼓槌擊鼓、皮球擊鼓融為一體。以大鼓為圓心、以抬鼓為四周,一個個皮球好似那穿梭在時空的流星,時而飛舞大鼓、時而敲擊四周的抬鼓。那敲鼓聲、這擊邊聲;那激昂的節奏、這熱烈的氣氛;速度、力度、節奏、音色、動作,在這裡渾然一體。以民族打擊樂器為載體,通過藝術的加工提升和渲染,形象地描寫了全國各族人民緊緊圍繞在黨中央周圍,不懈努力、勇於開拓、頑強拼搏的華夏民族精神。
西安鼓樂《鴨子拌嘴》
安志順 曲(1982年)
該曲原為《仿唐樂舞》中的一首打擊樂小合奏,素材取自西安鼓樂《仲呂粉蝶兒》開場鑼鼓。作品的創新意義在於對民族打擊樂器音色的開發與運用,使之更具表現力和旋律性。在樂器的選擇上,樂曲使用了小鑔、水鑔、雙木魚、組雲鑼、疙瘩鑔和中音鑼,以音色、音量、個性的取向為首選。主奏樂器小鑔和水鑔分別代表大小鴨子,通過搖、刮、磨、扣等技法,使鑔的音色發生變化,類比出鴨子的行走、拌嘴、扇翅、呱呱啼鳴等生動形象。雙雲鑼和組木魚,既富顆粒性又有跳躍感,恰似鴨子活潑可愛的特性。疙瘩鑔和中音鑼則將整個樂曲穩定在基本的速度,托扶著旋律的流暢與律動。
組合打擊樂合奏《大唐六駿》
安志順 曲(1994年)
此曲為單樂章結構的打擊樂合奏。樂曲以唐太宗李世民昭陵墓前的六匹駿馬石刻為題,取其神韻。為了尋求最佳表現形式與技法,通過對粗細不同、長短不一的竹筒敲擊特製的板石,發出不同音高、不同音色,類比出馬蹄疾馳的聲音。由此研製出「扣筒」打擊樂器,成功地塑造了六駿飛奔的音樂形象。同時,對擔任六駿的演奏者,也設計編排了生動的造型和肢體語言,使整部作品聲形並茂,達到了內涵與外延的完美統一。
秦鼓小合奏《老虎磨牙》
安志順 曲(1982年)
根據渭北民間鼓樂創作而成的秦鼓小合奏。樂曲為兩段體結構,採用了多織體的配器手法, 使用的樂器有大鼓、大鑔、大鑼、疙瘩鑔、組木魚、雙雲鑼,使作品更具立體感和表現力。
樂曲由大鑼極弱的滾擊起始,隨之引出大鼓的刮磨(用指甲在鼓面上刮磨發聲)。接下來是組木魚、雙雲鑼、拍板的演奏,聲效猶如月黑風高、秋蟬鳴啼。大鑔以突如其來的磨擊,使寂靜的山林充滿恐怖。大鼓徐緩沉穩的抓擊,恰似猛虎踏著枝葉步步逼近,營造出毛骨悚然的氣氛。
進入快板後的全奏樂段,大鼓以凌厲的刮奏、擊幫,渲染出猛虎咆哮、刮爪發威的生動形象,亦如唐詩所云:「磨而牙,錯而爪。」極富張力的藝術動效,完成了對整個作品的形象塑造。
鼓族合奏《鼓鳴盛世》
安志順 曲(2009年)
這是一首由大鼓、抬鼓、太平鼓、五園鼓、排鼓、吊鑔、大鑔組成的單樂章合奏曲。樂曲的節奏架構由十六分音符連接組成,在不同聲部交替切換中呈現並展開。全曲風采豪健、氣勢磅礴、節奏歡快。中段抬鼓演奏者下蹲敲擊鼓架,除了展現別樣的敲擊技法外,還突出了五園鼓(或排鼓)的大段獨奏,繼之銜接於「緊拉慢唱」的節奏。《鼓鳴盛世》是獻給國慶60周年的一首頌歌,寓意偉大祖國盛世祥和、國泰民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