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斐平鋼琴獨奏專輯 黃安倫鋼琴作品選
Piano Solo by HSU Fei-ping | Selected Piano Pieces of HUANG An-lun
塞北小曲三十首 Thirty Pieces in Saibei Folk Style
-
歌謠 A Song 1:11
-
長城(小賦格) Great Wall (Fughetta) 1:06
-
山 Mountain 1:08
-
古堡 An Old Castle 2:11
-
駱駝 Camel 1:33
-
風(小練習曲) Wind (Little Etude) 0:47
-
牧馬人的歌 Song of a Horseman 0:52
-
壩上羊群 Sheep on Bashang 1:21
-
洋河水 Streams of Yang River 0:47
-
春雨(小練習曲) Rain of Spring (Little Etude) 1:44
-
田野(小卡農曲) Land (Canon) 0:47
-
小路 Path 0:34
-
轆轤 Lulu 0:56
-
在果園裡(小變奏曲) In an Orchard (Variation) 2:26
-
雪松 Pine 1:33
-
小旗手 The Little Standard-bearer 0:43
-
迎親人 Welcome the Kinsfolk 1:03
-
南去的火車(小托卡塔) The Train toward South (Toccata) 1:44
-
割秞麥(小卡農曲) Cut Naked Oats (Canon) 0:40
-
進行曲 March 0:48
-
搖籃曲 Cradle Song 1:48
-
第一號塞北舞曲 – 社火(迴旋曲) Saibei Dance No.1 Shehuo (Rondo) 1:47
-
送肥 Sending Fertilizer 1:00
-
變奏曲(帕薩卡里亞) Variation (Passacaglia) 3:39
-
小油燈 A Little Lantern 0:57
-
第二號塞北舞曲 – 燈節(迴旋曲) Saibei Dance No.2 Lantern Festival (Rondo) 3:26
-
白馬大隊 Cavalry 1:38
-
第三號塞北舞曲 – 喜慶 Saibei Dance No.3 Celebration 2:14
-
走西口 Going to the West 1:02
-
小奏鳴曲(三個樂章) Sonatina in 3 Movements: 1.Allegro 2.Adagio 3.Vivo 8:09
- 《舞詩》第三號 Poem for Dance No.3 10:34
許斐平
許斐平出生於中國夏門鼓浪嶼。五歲開始正式學習鋼琴,十二歲時已經能夠彈奏蕭邦的全套練習曲,並先後三次與上海交響樂團合作演出。
一九六三年,許斐平應邀為到訪上海的比利時伊莉沙伯女皇作御前演出,令女皇讚嘆,並邀請他往歐洲表演及進修,可惜因文化大革命而不能成行。其後,許斐平以北京中央樂團獨奏家的身份,隨團在國內各大城市、韓國及日本作巡迴演出及錄製唱片。
一九七九年,許斐平考取獎學金在美國羅徹斯特大學伊士曼音樂學院隨大衛‧保治學習。一九八一年,許斐平以獎學金到茱莉亞音樂學院隨沙士查‧哥洛尼斯基學習。翌年,以優異的成績贏得茱莉亞音樂學院的珍娜‧巴考雅國際鋼琴比賽首獎及瑪利蘭大學國際鋼琴比賽獎項。
一九八三年,許氏又贏得在以色列舉行的阿圖爾‧魯賓斯坦國際鋼琴大師比賽的金獎。同年,他在愛麗絲‧杜利音樂廳舉行他的紐約首演。許氏的演奏地點遍及美國多處地方,如卡奈基音樂廳、林肯中心及華盛頓肯尼迪中心,此外,也包括歐洲、南美洲及遠東多個國家及地區。
一九八九年,許氏與指揮家查理斯‧杜托及蒙特里爾交響樂團合作,為電影哭泣的新娘錄製配樂,及在日本錄製蕭邦鋼琴曲全集。
許斐平曾隨上海交響樂團到德國、瑞士、意大利演出拉赫曼尼諾夫及布拉姆斯的鋼琴協奏曲,大獲好評。
一九九三年在香港,他與華西里‧辛奈斯基指揮下的莫斯科管弦樂團合作演出柴可夫斯基《第一鋼琴協奏曲》。其後,他又往安道爾、法國及美國,並與當地樂團在賓氏森林音樂節演出,及在芝加哥與杜佩奇交響樂團合作獻藝。
樂評摘錄:
「一個完全成熟、卓越的演奏者,以罕有的才華將火熱的感情與細膩的技巧溶為一體。」– 紐約時報
「一個完全駕馭音樂的表演,充滿魅力和靈巧。」– 華盛頓郵報
「許斐平——樂壇罕有的塊寶。」 – 三藩市審察報
「他的演奏如大珠小珠落玉盤,恰能表達敏銳的音樂感覺和眩目耀眼的鍵盤技巧。」 – 耶路撒冷郵報(以色列)
黃安倫
黃安倫,現代中國作曲家,一九四九年出生於音樂家庭。五歲開始隨父母學習鋼琴,七歲已完成其第一冊鋼琴曲集。當時,中國近代音樂大師馬思聰評論他「有很豐富的想象力」。他於一九六一年進入北京中央音樂學院附屬音樂小學;後升入該院附中鋼琴學科,先後師從樓乾妹、邵元信。
一九八六年畢業後,黃氏曾先後在塞北地區軍墾及在北京京劇團工作。這期間的生活,特別是師從作曲家陳紫學習民間音樂及歌劇作曲,對他的創作風格產生了決定性的影響。
一九七六年,黃安倫成為中國音樂家協會會員以及被中央歌劇院聘為駐院作曲家。一九八○年赴北美,先後在多倫多大學、匹茲堡大學及耶魯大學深造。一九八三年獲英國聖三一音樂院院士稱號。除了連年贏取全額獎學金外,並在一九八六年以「最優秀獎」獲頒耶魯大學音樂項士學位。為在海外宣揚中華文化,曾連任三屆加拿大安大略省華人音樂協會主席至一九九六年。
已入選《世界名人錄》及《中國百科全書》的黃安倫,雖定居加拿大並受邀為加拿大作曲聯盟成員,但他仍自認為是一個中國作曲家。他一向刻意地將自己的創作與時代相結合,立足於中華文化的根基,繼承先輩大師的傳統,以體現作曲家的藝術良心和正義感——愛戰勝恨、美戰勝醜——就是這位傑出作曲家一貫的創作主線。他的作品幾乎涵蓋嚴肅音樂的全部領域,包括歌劇、芭蕾舞、電影、合唱、聲樂、室內樂、器樂獨奏、百老匯音樂劇及二十餘部交響音樂,堪稱作品最多的中國作曲家之一。
在當今形形色色的現代音樂流派中,黃安倫的創作仍以旋律為主,並一向以宏大的氣勢、細緻入微的手法、充滿動力的和聲、嚴謹的複調、色彩鮮明的管弦樂法及濃厚的民族氣息作為其獨特的個人特徵。
英國芭蕾舞大師瑪歌芳婷曾熱淚盈眶地讚美其芭蕾舞劇《賣火柴的小女孩》「非常、非常、非常好」,並立即將該劇攝製成電影。美國最大的「克里伯恩」音樂比賽主席喬達諾則評論他的作品說:「不僅作者的成熟技巧與巨大才能躍然紙上,吾人更從中看到了中國的偉大。」台灣指揮大師陳澄雄指出:「在管弦樂法上,黃安倫乃中國作曲家之第一人。」加拿大《音樂》樂刊更以「一個新時代」來強調其作品意義。
除了所獲之多個作曲獎項,一九八七年,黃氏還在多倫多獲頒「傑出華裔」榮銜。一九九二年,在中華民族文化促進會的主持下,他的另一部芭蕾舞劇《敦煌夢》更被選為「二十世紀華人音樂經典」之一,並於一九九四年由台灣省交響樂團和莫斯科國家芭蕾舞團首演。
黃安倫的作品已由世界許多主要交響樂團成功演奏,包括中國、香港、台灣、新加坡、紐約、波士頓、匹茲堡、舊金山、多倫多、溫哥華、堪培拉、倫敦及德國的交響樂團等等。
他的《舞詩第一號》被定為中國第一屆全國長笛比賽之必奏曲目;他的《舞詩第三號》則被定為國際魯賓斯坦鋼琴比賽之必奏曲目。一九九共年,中國鋼琴家郎朗以黃安倫的《中國暢想曲第二號》勇奪國際青少年柴可夫斯基鋼琴比賽決賽權,進而贏得第一名。多款其作品的樂譜、唱片經已出版。
作為一個著名的音樂教育家,黃氏的弟子們頻頻贏取多倫多地區的音樂比賽。他的指揮活動則包括了中國中央樂團、中央歌劇院、中國青年交響樂團、莫斯科俄羅斯愛樂樂團、加拿大多倫多華人愛樂樂團、溫哥華聖樂團及美國林肯中心的成功演出。
《塞北小曲三十首》
黃安倫
作品十三號
1. 歌謠
2. 長城(小賦格)
3. 山
4. 古堡
5. 駱駝
6. 風(小練習曲)
7. 牧馬人的歌
8. 壩上羊群
9. 洋河水
10. 春雨(小練習曲)
11. 田野(小卡農曲)
12. 小路
13. 轆轤
14. 在果園裡(小變奏曲)
15. 雪松
16. 小旗手
17. 迎親人
18. 南去的火車(小托卡塔)
19. 割秞麥(小卡農曲)
20. 進行曲
21. 搖籃曲
22. 第一號塞北舞曲 – 社火(迴旋曲)
23. 送肥
24. 變奏曲(帕薩卡里亞)
25. 小油燈
26. 第二號塞北舞曲 – 燈節(迴旋曲)
27. 白馬大隊
28. 第三號塞北舞曲 – 喜慶
29. 走西口
30. 小奏鳴曲(三個樂章)
如果你不對某片土地的一山一水、一草一木產生深厚的感情,那片土地的民謠就不會對你有任何意義。七十年代初,作者曾被迫遠離親人,深入到中國最貧瘠的地區之一——塞北(河北、內蒙和山西在長城以北的一個區域)——三年之久。這段經歷不僅成了作者不可磨滅的記憶,作為一個初出茅蘆的音樂院學生,塞北純樸豪爽的民風、悠長剛勁的民歌更決定性地永遠改變了作者的創作風格。
《塞北小曲三十首》也直接關係到作者的兩位恩師。一位是作者的鋼琴教師邵元信,對巴赫的熱愛成了他傳授給作者之音樂思想的基礎。但為使他的學生們有更多的中國教材,他卻直接約請作者寫出了這套「純土」的作品。另一位是作者的作曲恩師陳紫,正是他把作者引入民族音樂廣闊的海洋之中。但根據他的教導,作為一個學習民間音樂的成果,作者卻在寫作中盡量避免「照搬」民歌的旋律,而各項西洋作曲技巧則被相當自由地運用其間。
《塞北小曲三十首》以不同的組合在音樂會中取得很好的效果,比如以(1)(8)(22)的三首一組、(1)(3)(8)(9)(22)的五首一組或(1)(5)(8)(9)(21)(22)的六首一組等等。
《舞詩》第三號
黃安倫
作品四十號(一九八七)
黃安倫所作的《舞詩》是為器樂獨奏與芭蕾雙人舞所用的一種特殊曲體。演出時,獨奏家與舞蹈家同時在舞台上出現,而作品亦可作為單獨的器樂獨奏。黃安倫這類作品已取得相當成績,並均已由音樂出版社出版:其《舞詩第一號》(長笛與鋼琴)不僅成為中國第一屆長笛比賽的決賽曲目,由李學全、鮑蕙蕎錄成唱片,更由加拿大國家芭蕾舞團搬上舞台;其《舞詩第二號》(大提琴與鋼琴)則由作者與張力科在美加各地成功演出。
《舞詩第三號》,乃是作者於一九八七年題獻給許斐平、並由後者於一九八九年在多倫多沃爾特音樂廳成功首演的作品。許斐平其後在紐約卡內基音樂廳之演奏是如此成功,以至於以色列魯賓斯坦國際鋼琴比賽主席當場決定將該曲作為此著名大賽的決賽曲目。一九九五年,當加拿大華裔青年鋼琴家Franklin Sham彈奏此曲並贏得多倫多基凡尼斯音樂節決賽大獎時,評委不禁當眾宣告:「此中國作曲家的名字應當與蕭邦放在一起!」
《舞詩第三號》乃用沒有展開部的奏鳴曲式寫成。作者的沉思、抒情及不可阻擋的意志力,均在樂曲充滿強烈對比的戲劇性架構中暢快淋漓地宣洩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