斐平絕響(二)
Everlasting Piano Works by HSU Fei-ping (2)
鋼琴:許斐平 Piano: HSU Fei-ping
協奏:俄羅斯愛樂管弦樂團 Orchestra: Russian Philharmonic Orchestra
指揮:克里緬茨 Conductor: Konstantin D. Krimets
- 黃安倫:C小調第二鋼琴協奏曲,作品57號
HUANG An-lun: Piano Concerto in C Minor, Op.57
第一樂章 1st Movement 20:00
第二樂章 2nd Movement 10:24
第三樂章 3rd Movement 16:40
-
黃安倫:舞詩第三號,作品40號10:34
HUANG An-lun: Poem for Dance No.3, Op.40
許斐平
許斐平—中國當代最傑出的鋼琴家之一—是阿圖爾‧魯賓斯坦國際鋼琴大賽的金獎得主,並在紐約金娜‧巴考娃鋼琴比賽、馬里蘭大學國際比賽、西班牙帕洛馬‧奧謝等國際大賽上屢獲殊榮,一九八三年,許斐平在紐約的愛麗絲‧杜裡音樂廳舉行了他的個人首演。此後,從卡內基音樂廳、林肯中心到華盛頓的肯尼迪中心,許斐平的足跡遍佈全美,並頻繁往返於歐洲、南美及遠東地區。
許斐平出生於中國廈門鼓浪嶼。父親是一位牧師,母親則在教堂擔任司琴。聖詩成為許斐平最先接觸的音樂。當他的父母發覺他經常在鋼琴上背奏出他所聽過的聖詩時,便決定將五歲的許斐平送去正式學琴。一年後,許斐平已公開登台演奏了。八歲時,上海音樂學院鋼琴系主任范繼森到鼓浪嶼休假。聽了許斐平的演奏後,認定他的才華,便將年僅八歲的許斐平帶往上海音樂學院收在門下學習。許斐平很快便成為令人觸目的鋼琴神童。十二歲時已能演奏蕭邦的全套練習曲,並和上海交響樂團合演。同時,他應邀為比利時伊麗莎白女皇作御前演出,女皇讚嘆不已,繼而邀請他前往歐洲進修與表演,但惜因中國文化大革命的爆發,未能成行。此後,許斐平以北京中央樂團獨奏家的身份隨團在中國及遠東各地演出,廣受讚譽。同時亦灌錄了包括《黃河》協奏曲在內的幾張唱片。
許斐平一九七九年前往美國伊斯曼音樂學院師從大衛‧伯基,一九八一年他到朱麗亞音樂學院拜師於鋼琴家薩夏‧高洛文斯基。
一九八九年,許斐平與指揮家查理斯‧杜托指揮下的蒙特利交響樂團合作,為電影《哭泣的新娘》錄製配樂。同年,他在日本錄製了蕭邦鋼琴曲選。一九九二年,許斐平與上海交響樂團同赴歐洲作巡迴演出。他在德國、瑞士、意大利演奏拉赫瑪尼諾夫及勃拉姆斯的鋼琴協奏曲,大獲好評。同年,他同華西裡‧辛奈斯基指揮下的莫斯科管弦樂團在香港柴可夫斯基百年紀念音樂會上合作演奏了柴可夫斯基第一鋼琴協奏曲。其後,他先在安道爾和法國舉辦了個人獨奏音樂會,繼而,前往美國與當地樂團在賓氏森林音樂節上合作,並和杜佩奇交響樂團於芝加哥同台獻藝。
近幾年,許斐平與查理斯‧杜托指揮下的蒙特利交響樂團合作在香港藝術節演奏,並與堂皮雅交響樂團、日本九州交響樂團、俄羅斯愛樂管弦樂團、中國國家交響樂團等演出團體合作,在日本、中國、法國、哥倫比亞、芬蘭等地的音樂節、音樂會上頻頻獻藝。許斐平近年來也多次回國,在近二十個城市舉行獨奏音樂會,並與中國國家交響樂團、北京交響樂團、上海交響樂團、廣州交響樂團、廈門愛樂樂團、深圳交響樂團等許多樂團都有過傑出的合作。他還與幾家唱片公司合作錄製了包括貝多芬協奏曲、貝多芬奏嗚曲、梁祝鋼琴協奏曲以及黃安倫鋼琴曲選在內的多張唱碟。
可惜當他的藝術造詣正達爐火純青之際,許斐平先生卻在去中國講學演出途中遇車禍離世。這張在他離世前幾個月才錄製的唱碟,竟成了他最後留給人們的紀念。但願他美妙的琴聲和謙和正直的人生永遠留在人們心中。
“一個完全成熟、卓越的演奏者,以罕有的才華將火熱的感情與細膩的技巧溶為一體。”—《紐約時報》
“一個完全駕馭音樂的表演,充滿魅力和靈巧。”—《華盛頓郵報》
“許斐平—樂壇罕有的塊寶”—《三藩市評審報》
“他的演奏如大珠小珠落玉盤,恰能表達敏銳的音樂感覺和眩目耀眼的鍵盤技巧。”—《耶路撒冷郵報》(以色列)
樂曲介紹
《C小調第二鋼琴協奏曲》
黃安倫曲,作品第五十七號
作者的C小調第二鋼琴協奏曲(作品第五十七號)作於一九九八年至九九年間(題獻給其摯友鋼琴家許斐平,並於一九九九年七月四日由許斐平與上海交響樂團在上海音樂廳成功世界性首演,指揮為作者本人。二零零一年四月,由許斐平與俄羅斯愛樂樂團演奏——指揮為康斯坦丁‧克里緬茨——樂曲在莫斯科錄音後定稿。
全曲分三個樂章,乃按傳統的“快—漫—快”結構:
第一樂章(很快的快板Allegro assai)由一個充滿張力的雙呈示部開始,一個簡短的華彩樂段切入在強烈的交響性展開部後面。許斐平在十一歲稚齡曾以一曲完美的蕭邦三度練習曲震驚樂壇,這段技巧艱深的華彩樂段是因此特別為他度身訂造的。樂章隨後在磅礡的氣勢中收束。
第二樂章(行板Andante)深沉而又平緩的三個主題,在樂章中部經過寬廣的展開後合為一體,讚美詩般的樂思於結尾處徐徐上升,直飄向九天之外。
第三樂章(很快的快板Allegro assai)以豪邁有力的主部與舒展寬闊的副部交相輝映,而全曲另一大華彩樂段亦在樂章後部導入,使樂曲得到更充份的展開;惟劇烈的情緒最終歸結在純淨的副部裡,成為樂章輝煌的尾奏之基點。
《舞詩》第三號
黃安倫曲,作品第四十號
黃安倫所作的《舞詩》是為器樂獨奏與芭蕾雙人舞所用的一種特殊曲體,演出時,獨奏家與舞蹈家同時在舞台上出現,而作品亦可作為單獨的器樂獨奏。黃安倫這類作品已取得相當成績,並均已由音樂出版社出版:其《舞詩》第一號(長笛與鋼琴)不僅成為中國第一屆長笛比賽的決賽曲目,由李學全、鮑蕙蕎錄成唱片,更由加拿大國家芭蕾舞團搬上舞台;其《舞詩》第二號(大提琴與鋼琴)則由作者與張力科在美加各地成功演出。
《舞詩》第三號,乃是作者於一九八七年題獻給許斐平,並由後者於一九八九年在多倫多沃爾特音樂廳成功首演的作品。許斐平其後在紐約卡內基音樂廳之演奏是如此成功,以至於以色以魯賓斯坦國際鋼琴比賽主席當場決定將該曲作為此著名大賽的決賽曲目。一九九五年,當加拿大華裔青年鋼琴家Franklin Sham彈奏此曲贏得多倫多基凡尼斯音樂節決賽大獎時,評委不禁當眾宣告:“此中國作曲家的名字應當與蕭邦放在一起!"
《舞詩》第三號乃用沒有展開部的奏鳴曲式寫成,作者的沉思、抒情及不可阻擋的意志力,均在樂曲充滿強烈對比的戲劇性架構中暢快淋漓地揎瀉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