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146 晚晴 中國古詩詞藝術歌曲專輯


#0146 晚晴 中國古詩詞藝術歌曲專輯


  • 原價: $100.00



晚晴 中國古詩詞藝術歌曲專輯

WANQING

作曲:許樹堅、劉小明

演唱:皮曉彩、楊岩、崔崢嶸、劉東、吳哲銘

鋼琴伴奏:吳兆媛

民樂伴奏:余其偉、文傳盈等

伴奏編配:李助炘、李方、楊曉、吳粵北、嚴冬、趙亮

 

  1. 聲樂套曲春江花月夜 唐)張若虛詩 演唱:皮曉彩

  2. 早發白帝城 唐)李白詩 演唱:楊岩

  3. 水龍吟——登建康賞心亭 宋)辛棄疾詞 演唱:吳哲銘

  4. 春夜喜雨 唐)杜甫詩 演唱:皮曉彩

  5. 漁歌子 唐)張志和詩 演唱:廣州東山區小雲雀合唱團

  6. 靜夜思 唐)李白詩 演唱:廣州東山區小雲雀合唱團

  7. 青青園中葵 漢)樂府《長歌行》 演唱:廣州東山區小雲雀合唱團

  8. 送月——木蘭花慢 宋)辛棄疾詞 演唱:崢嶸

  9. 晚晴 唐)李商隱詩 演唱:崢嶸

  10. 鶴立花邊玉 元) 張養浩詩 演唱:劉東

  11. 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 唐)李白詩 演唱:楊岩

  12. 大江東去 宋)蘇軾詞 演唱:楊岩




  中國古典詩詞精品,是每個中國青年成長過程中的高營養食糧。為了讓大家不僅能借詩詞意象的翅膀自由翱翔,而且能把這些意境活泉的泉眼牢牢扎在心靈深處,有多少音樂家曾嘔心瀝血為他們譜寫生動的旋律,供廣大讀者詠唱、聽賞、品味、銘記!許樹堅教授就是這眾多音樂家中出色的一員。

  許樹堅教授一九四零年出生於廣東一書香世家。一九六三年畢業於廣州音專,曾任海南黎苗族自治州歌舞團副團長、廣州星海音樂學院音樂理論教研室主任,任副教授。他長期致力於研究黎族民歌、苗族民歌、咸水歌、高棠歌等諸多歌種的旋律音調與結構,並鑽研了廣東音樂的諸多曲牌,在這基礎上運用民間素材創作了大量聲樂與器樂作品。上世紀九十年代,許教授將自己植根民間的豐富旋律創造想象傾注於古典詩詞譜曲,創作了一批意蘊雋永、扣人心弦的藝術歌曲,使審美內涵的提高與表現方式的可普及性達到了完美的統一。其中尤以張若虛《春江花月夜》、辛棄疾《送月》、李商隱《晚晴》與蘇軾《赤壁懷古》等詩詞的旋律最為引人入勝,令人難忘。

  希望青年朋友們通過這些歌曲的反復聽賞和詠唱,體驗到心靈的解放,感悟到人格的提升,讓古典詩詞的高超境界自然而然在民族振興的當代大潮中渙發無窮的活力。

原廣州星海音樂學院院長、教授 趙宋光
2002.1

 

許樹堅

  一九四零年九月出生於廣東一書香世家,音樂教育家,音樂學系副教授。曾任廣州星海音樂學院音樂理論教研室主任。係中國音樂家協會會員。一九六三年畢業於廣州音專聲樂系,先後從事音樂教育、合唱指揮、音樂創作、聲樂教學及演唱等專業音樂工作。曾任海南黎苗族自治州歌舞團副團長。長期致力於海南黎苗族民歌、中山咸水歌、高棠歌等歌種及中國戲曲音樂、廣東音樂等的研究,並運用民族民間音樂素材進行創作,主要作品有:組歌《黎苗人民歌唱毛主席》、大型歌劇音樂《沙原戰歌》、小歌劇音樂《海花》、《換糧》、舞劇音樂《雛鷹展翅》、歌曲《千船萬艇爭上游》、《月下輕舟泛漁歌》等上述作品,由專業團體演出均獲好評。後調入廣州音樂學院(現廣州星海音樂學院),擔任聲樂、音樂名作、曲式與作品分析課程的教學。曾兩次獲廣東省高教系統教學優秀獎。發表多篇論文及數十篇音樂作品分析文章,分別收入《流行歌曲鑒賞》(廣東教育出版社)、《藝術集》(音樂部分。中國科普出版社)、音像作品《音樂水品宮》等。《中國古詩詞藝術歌曲》是他近幾年學習、研究中華民族文化之創作成果。


劉小明

  廣州星海音樂學院作曲系副教授,音樂教育家,歷任基礎訓練教研室主任職務,係中國國家協會會員、世界文化藝術研究中心理事;一九六零年畢業於廣州音專附中鋼琴專業,師從李素心教授;一九六三年畢業於廣州音專作曲系,師從陸仲任教授、常敬儀教授。從事音樂專業教學三十餘年,擔任過多門音樂專業理論基礎課程及鋼琴必修課的教學積累了豐富的教學經驗,以嚴謹治學、不斷進取著稱。曾編寫多冊初、中、高級視唱教材,一直為專業教學使用。其中《視唱練耳基礎教程》一書,受廣大眾讀者歡迎,成為花城出版社的暢銷讀物。發現多篇專業論文、專著及音像作品《音樂水品宮》,為音樂專業及業餘教育起積極的推動作用。一九九五年,獲廣東省人民政府廣東省高等教育廳授予“南粵優秀教師"的稱號。

  《中國古詩詞藝術歌曲》是近幾年來與許樹堅共同學習、研究中國傳統文化之創作成果。


楊岩

  男高音歌唱家,現任廣州星海音樂學院聲樂系副主任、副教授。廣東音樂家協會理事。

  一九八八年畢業於瀋陽音樂學院聲樂系,師從著名聲樂教育家胡靜華教授。一九九○年考入上海音樂學院“周小燕歌劇中心”,師從著名聲樂教育家周小燕教授。在從事聲樂教學十年中,曾培養過不少青年歌唱家,在各項比賽中獲獎。他本人也經常活躍在舞台上,曾多次舉辦個人獨唱音樂會。他的演出足跡遍及俄羅斯、美國、法國、新加坡、香港和澳門,均獲得較高的評價。在各項比賽中獲獎有:一九八四年獲《遼寧省青年歌手大賽》一等獎;一九九○年獲《全國每周一歌》金獎;一九九二年獲《羊城音樂花會》聲樂比賽(美聲)二等獎;二零零零年獲法國第八屆嘎斯歌尼國際歌劇比賽第一名。


皮曉彩

  青年女高音歌唱家。廣東星海音樂學院聲樂系副教授,廣東省音樂家協會會員,廣州省美學研究會會員。主要從事民族聲樂演唱和民族聲樂教學。一九九六年獲全國百家城市電視音樂展播銀獎;一九九七年被評為“跨世紀之星”藝術家;一九九八年獲廣東省“南粵新秀”稱號;曾多次參加全國、全省的大型文藝晚會和聲樂比賽獲獎國;其中獲第六屆全國青年歌手電視大獎賽民族唱法第三名;全國沿海五省青年歌手比賽一等獎;廣東省第五屆羊城音樂花會青年歌手比賽民族唱法二等獎;廣東省“雅卓杯”青年歌手大賽冠軍;並於一九九七年出版個人(CD)演唱專輯《我的夢在飄雪的北方》、(VCD)《民族聲樂教程》向全國發行,並先後赴港、澳、新加坡等地演出,獲得好評。


劉東

  男中音歌唱家,中央音樂學院聲樂歌劇系副主任、聲樂教授,中國音樂家協會會員。

  一九七八年至一九八六年就讀於中央音樂學院聲樂歌劇系,師從李維渤教授,獲聲樂碩士學位。一九九四年至一九九五年由國家教委公派並獲得奧地利聯邦科研部和奧地利學術交流學會(OAD)獎學金赴維也納國立音樂學院學習,師從Leopold Spitzer教授。

  一九八六年在廣州星海音樂學院聲樂系任教,後任聲樂系副主任。二○○一年四月調往中央音樂學院聲樂系。曾在中央音樂學院和中央歌劇院公演的歌劇《費加羅的婚禮》中飾演費加羅。並多次在廣州、香港、維也納等地舉行個人獨唱音樂會。


崔崢嶸

  廣州交響樂團女高音歌唱家,一九九三年以優異成績畢業於中國音樂學院歌劇系,先後師從程浩、羅良漣教授學習聲樂,在校期間曾主演歌劇《茶花女》中的薇奧列塔及《深宮慾海》中的虞姬。同年四月在北京首都劇場公演《原野》,飾演“金子”獲得成功。一九九七年應內蒙包頭市歌舞團之邀主演大型歌劇《舍楞將軍》,飾演女主角“阿奴塔”。該劇獲文化部頒發的“文華新劇目”獎及中宣部頒發的“五個一工程”獎。一九九八年七月參加文化部主辦的全國聲樂比賽,獲美聲組一等獎。十月,於廣州星海音樂廳成功地舉辦了個人獨唱音樂會。同年獲得廣東省頒發的“南粵教壇新秀”獎。一九九九年獲廣東省委宣傳部頒發的“一九九八年度廣東省宣傳文化精品獎”。二零零二年,應上海歌劇院特邀主演《蝴蝶夫人》獲得成功。


吳哲銘

  青年男中音歌唱家,現任廣州交響樂團聲樂演員;曾榮獲一九九九年廣東省第六屆《羊城音樂花會》聲樂比賽美聲唱法專業組第一名。


吳兆媛

  廣州星海音樂學院聲樂系鋼琴伴奏教師,一九九五年畢業於天津音樂學院鋼琴系,同年留校任教,一九九八年調入廣州星海音樂學院聲樂系任鋼琴伴奏,其間,多次參加大型演出,均獲好評。


廣州市東山小雲雀合唱團

  該團成立於一九八一年,聘請著名的國家一級指揮徐瑞祺任藝術指導及指揮。

  小雲雀合唱團是中國最優秀的童聲合唱團之一。該團音色圓潤優美、合唱和諧、音域寬廣、音樂處理精巧細膩,對中外作品演唱各具韻味。該團演唱的經典藝術合唱歌曲符合規、揮灑自如,富於藝術感染力。

  廣州東山小雲雀合唱團成立以來,曾獲得驕人的成績。

  曾獲:中央人民廣播電台主辦的全國新歌錄音比賽金獎;文化部頒發的全國“群星獎"演唱一等獎;一九九八年獲文化部主辦的中國合唱比賽童聲組一等獎。二零零零年參加美國德克薩斯州舉辦國際兒童音樂比賽勇奪總冠軍。

 


民樂伴奏:
余其偉(高胡)、文傳盈(二胡)、黃江琴(二胡)、余樂夫(中胡)、繆曉錚(琵琶)、潘偉文(揚琴)、林丹虹(中阮)、傅娜(古箏)、伍國忠(笛子)、謝庭峰(笙)、李建中(嗩吶)、翁慶升(大提琴)、劉恒(倍大提琴)、劉國貴(打擊樂)

民樂隊配器:
廣東民族樂團一級作曲家李助炘
廣州星海音樂學院作曲系青年作曲家李方

MIDI編配:
廣州星海音樂學院副教授楊曉

鋼琴伴奏編配:
廣州星海音樂學院教授吳粵北
廣州星海音樂學院副教授楊曉
廣州星海音樂學院副教授嚴冬
廣州星海音樂學院作曲系青年教師趙亮

詩詞淺釋:
廣州星海音樂學院音樂學系副教授鄧希路

 


感言

  當下社會,經典漸已消亡,為人生而藝術固難,為藝術而藝術更難。這樣說,是因為文藝家面對著商品大潮中種種無奈和悲哀。

  很難想象,這二十多年中,音樂家許樹堅、劉小明教授卻逆水行舟,不隨波逐流,以積極的態度和行動,保護傳統,開啟新聲。他們的古詩詞藝術歌曲,創造了既幽深又明麗的意象。

  為藝術而堅守經典意義上的“人類精神家園”,他們是真正的勇士和智者,一定會得到具有高尚審美趣味的聽眾的支持和尊敬的!

國家一級演員,著名高胡演奏家 余其偉
2002.3廣州


 


《晚晴》——中國古詩詞藝術歌曲專輯

(唐)李商隱 詩
許樹堅、劉小明 曲

深居俯夾城,春去夏猶清。
天意憐幽草,人間重晚晴。
並添高閣迥,微注小窗明。
越鳥巢乾後,歸飛體更輕。

  這首詩作於詩人旅居桂林之時,描寫的是初夏黃昏雨過天晴的景色,在景物的描寫中抒發了詩人對晚晴的獨特感受和心境。不愧是一首意境雋美、情味深厚的佳作。

  首聯“深居俯夾城,春去夏猶清”。“夾城”就是圍護城門的甕城。此句是說詩人居處幽僻高曠,可以俯視夾城,正是春去夏來之際,初夏的桂林天氣清和不冷不熱。不難想象,人們在此時此地登高遠眺的晚晴將是怎樣一種宏觀的景象,然而,詩人面對雨後恬靜晴明的黃昏的背景下,在被夕陽透染成一片金黃絢麗的背景下,著意的卻是那些不為人所注意的、幽暗之處的小草。陰雨太久會使幽草爛死,因而此時天空放晴,使大自然的萬物生輝,小草是多麼高興啊!詩人在幽草的際遇中彷彿看到了自己的影子,似乎從自然界的變化得到了某種啟示,從沉鬱和傷感的情緒中渙發起新的精神。“天意憐幽草,人間重晚晴”。天上人間,最憐愛那幽靜的小草,最珍重那晴美的黃昏。這是詩人對晚晴的讚美,一掃他過去曾感慨過的“夕陽無限好,只是近黃昏”的沉重傷感情調,表現出晚晴給自己帶來的無限輕快喜悅的心情,也使我們看到這位感情豐富的詩人的又一個側面。

  “並添高閣迥,微注小窗明。”這時詩人已從剛才的暢想中回到對晚晴魅力的描繪裡。從宏觀上看,初晴登高,空無行塵,眺望更遠,蒼茫的山川湖澤,無限的天空大地,到處浸透著晚晴金黃色調;從微觀上看,夕陽的光輝之照射,竟然使小窗在黃昏的暗色背景中也顯得分外明亮起來。隨著詩人的目光搜索,這樣一些景色的細節,也分明流露出晚晴給詩人帶來的明朗喜悅的心境。“越鳥巢乾後,歸飛體更輕。”“越鳥”,指的是越地的鳥。桂林為百越故地,所以在這裡說“越鳥”。由於晚晴給自然界的萬物帶來了勃勃的生機,小鳥在天空歸飛,體態也顯得特別輕盈。“巢乾”表現了“晴”,鳥歸點明了“晚”,既寫出了“晴”,又寫出“喜晴”。

  這首五言律詩,突出地體現了李商隱清麗和富於暗示的詩風,在對晚景的描寫裡,詩人給我們展現了一幅格調清新、意境雋美、情味深厚的畫幅,同時在這幅淡遠恬美的畫幅中,注入了詩人對晚晴的獨特感受和心境,寄興遙深,蘊藉低回,給人以蕩氣迴彫之感慨。


春江花月夜

(唐)張若虛 詩

春江潮水連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
灩灩隨波千萬里,何處春江無月明?
江流宛轉繞芳甸,月照花林皆似霰。
空裡流霜不覺飛,汀上白沙看不見。
江天一色無縴塵,皎皎空中孤月輪。
江畔何人初見月﹖江月何年初照人?
人生代代無窮已,江月年年只相似。
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見長江送流水。
白雲一片去悠悠,青楓浦上不勝愁。
誰家今夜扁舟子?何處相思明月樓?
可憐樓上月徘徊,應照離人妝鏡台。
玉戶簾中卷不去,搗衣砧上拂還來。
此時相望不相聞,願逐月華流照君。
鴻雁長飛光不度,魚龍潛躍水成文。
昨夜閒潭夢落花,可憐春半不還家。
江水流春去欲盡,江潭落月復西斜。
斜月沉沉藏海霧。碣石瀟湘無限路。
不知乘月幾人歸?落月搖情滿江樹。

  全唐詩中,張若虛的詩僅存兩首,《春江花月夜》是其中之一。

  古往今來,對月興懷的名篇可謂數不勝數,而張若虛的《春江花月夜》被認為是名篇中的名篇。

  此詩寫於張若虛的故鄉揚州。詩人面對一輪皎月,面對銀輝普染中的春江夜色,遊目騁懷,欣於所遇。亢奮之中,他思越千載,詰問萬物生成的次序,感慨人生的飄忽。顯然,詩人此時想到的並非唯獨自己,他還想到,值此酷月當空的良夜,那些漂泊江湖的遊子;想到梳妝台前、搗衣可邊,那些望眼欲穿、切盼夫歸的怨婦。一種以蒼生為念的、悲天憫人的感傷襲上心頭。由此,我們從詩歌中那種寂靜、空靈的意境秘處,隱約可以洞見蘊含其中的心靈悸動。


早發白帝城

(唐)李白 詩

朝辭白帝彩雲間,千里江陵一日還。
兩岸猿聲啼不住,輕舟已過萬重山。

  這首詩的神髓落在一個“快”字,這種快慰之情緣自詩人一次無法預料的際遇:“安史之亂”初期,李白曾參與永王璘的謀反活動,事敗後,他被構罪附逆,落得個流放夜郎(今貴州東部)的處罰。隨著解差,他沿長江逆流西上,穿過三峽停駐白帝城。就在此時,他接到肅宗特赦的消息,頓覺喜從天降。旋即順流放舟,直返江陵,由是寫下這千古名篇。

  可以想象,流途獲赦該是怎樣一種驚喜。在項流而下的舟楫上,那種興奮激越的情狀,更由著他那放達的個性,自然令他無暇細顧兩岸的景緻。狂喜之中,他隱約從白帝城頭的彩霞裡領略到一種神奇的天人感應,連象征著流放生活那種淒惶孤寂的猿啼聲,似乎也不曾撩動他坎坷的回憶,顯然,對自由的神往,已主宰了他的全部身心。


水龍吟——登建康賞心亭

(宋)辛棄疾 詞

楚天千里清秋,水隨天去秋無際。
遙岑遠目,獻愁供恨,玉簪螺髻。
落日樓頭,斷鴻聲裡,江南遊子。
把吳鉤看了,欄干拍遍,無人會,登臨意。

休說鱸魚堪膾,盡西風,季鷹歸未?
求田問舍,怕應羞見,劉郎才氣。
可惜流年,憂愁風雨,樹猶如此!
倩何人,喚取紅巾翠袖,搵英雄淚!

  淳熙元年(1174年),因主張抗金而一直被南宋朝延所冷落的辛棄疾,應葉衡之聘出任江東安撫司參議一職,是年的某日,他登上位於建康(南京)城西下水門城樓上的賞心亭。憑欄遠眺,看著隔江相望的敵佔區,感懷身世,一種“壯心回首總凋零”的壓抑與激憤頓時湧上心頭。就在這種崇高的悲劇性激情的撩動中,憑著一位曠世詞人所特有的、近乎本能的敏慧,寫下了這一氣壯山河的名篇。

  詞的上闋展現了詞人面對壯闊的景緻浮想聯翩,思接千里。正所謂物隨心轉,眼前的景色非但不能令他那壓抑的心緒有所緩解,反倒因了心況的抑鬱而讓滿眼風光都柒上了一層蕭煞的底色,並從而進一步烘托自己的孤寂與失落。詞的下闋直抒胸臆,其中分別引用了晉代張翰貪圖安逸辭官歸里,和三國時期劉備譴責許季鷹不識大體的兩個典故,從而自況雖胸懷大志,卻未能遇上像劉備一樣的賢君而遭冷落的現實際遇。通篇讀來,給人一種意象宏偉、音韻鬱抑、節奏奇崛、情懷駁雜的淒壯感。


春夜喜雨

(唐)杜甫 詩

好雨知時節,當春乃發生。
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
野徑雲俱黑,江船火獨明。
曉看紅濕處,花重錦官城。

  詩作寫於上元二年(761年)春的成都草堂。此時的詩人終於有了一處相對穩定的安居之所,心境也因此有所好轉。

  早起的詩人看到花露帶香、滿城紅染,回想一宵夜雨和雨中黃昏那令人惆悵的朦朧景色,頓覺天殊地異,一種莫名的感慨與喜悅油然而生。

  詩歌表面上是在描景、但透過那爽朗的音律節奏和細膩體察中的景緻,以及這些意境表象所蘊含的安詳、靜謐,並由此聯想到詩人此前所經歷的種種際遇,比照之下,那種感物的興致和物我兩忘的喜悅情態已躍然紙上。


漁歌子

(唐)張志和 詩

西塞山前白鷺飛,桃花流水鱖魚肥。
青箬笠,綠簑衣,斜風細雨不須歸。

  此詞在秀麗的水鄉風光和理想化的漁人生活中,寄托了作者愛自由、愛自然的情懷。

  詞中吸引我們的不是一簑風雨、從容自適的漁父,而是江鄉二月桃花汎期間春江水漲、煙雨迷濛的圖景。雨中青山,江上漁舟,天空白鷺,兩岸紅桃,色澤鮮明但又顯得柔和,氣氛寧靜但又充滿活力。這既體現了作者的藝術匠心,也反映了他高遠、沖澹、悠然脫俗的意趣。

  這首詞雖色彩鮮明,初看也只是一幅風景畫而已,為什麼千古傳誦,回味無窮?原來在這青山綠水中,還有一位超脫名利的漁父在,他把自己融化在大自然中,自樂其樂,無復風波之思。而古往今來,多少人在塵世的風波中顛顛簸簸,或者經歷過狂風暴雨,或者受不了淒風苦雨,很少有時間領略人生的樂趣,忽然面對著這不須害怕不須愁的斜風細雨,能不別有一番感慨?
 

靜夜思

(唐)李白 詩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

  懷人、思鄉是唐詩永恆的主題,名篇尤多。這首婦孺皆曉的小詩之所以成為千古絕唱,自然不在其淺顯的言辭和人皆可遇的景緻,也不僅僅因其短小通達的、幾近民謠的形式,其精妙之處,在於將駁雜的情懷深沉含蓄地融化在尋常不過的意境之中。在寧靜的氣圍中,詩人睹物懷遠,一種因思鄉而引發出孤獨,與因為孤獨而靠思鄉來慰籍兩相交織的、悲欣互見的感受油然而生。寓動於靜,並使之達到如此渾然一體,正是此詩的過人之處。


長歌行

(漢)樂府

青青園中葵,朝露待日晞。
陽春布德澤,萬物生光輝。
常恐秋節至,焜黃華葉衰。
百川東到海,何時復西歸?
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患。

  樂府,本是漢武帝時開始設立的一個掌管音樂的官署,它除了將文人歌功頌德的或詩配樂演唱外,還擔負採集民歌的任務。這些樂章、歌辭後來統稱為“樂府詩”或“樂府”。今存兩漢樂府中的民歌僅四十多首,它們多出自於下層人民群眾之口,反映了當時某些社會矛盾,有較高的認識價值;同時,其風格直樸率真,不事雕琢,頗具獨特的審美意趣。

  這是首樸實的勸學詩,詩人通過對自然景象的描繪,況物喻理,從而引出“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這一被後人常掛嘴邊的格言。


木蘭花慢——送月

(宋)辛棄疾 詞

中秋飲酒將旦,客謂前人有賦待月,無送月者,因用天問體賦

飛鏡無根誰系?嫦娥不嫁誰留?
是天外空汗漫,但長風,浩浩送中秋?
是別有人間,那邊才見,光影東頭?
可憐今夕月,向何處,去悠悠?

謂經海底問無由,恍惚使人愁?
怕萬里長鯨,縱橫觸破,玉殿瓊樓?
蝦蟆故堪浴水,問雲何,玉兔解沉浮?
若道都齊無恙,雲何漸漸如鉤?

  從題解得知,此詞寫於中秋之夜詞人與朋友對酒賞月之時。他帳望漫天星斗,欣然興會,於是效仿屈原《天問》的樣式與語氣,寫下了這一意象奇異、意境空靈、氣勢磅礡的名篇。在這篇作品裡,詞人並非出於標新立異而故弄玄虛,因而,在詞中我們除了見到幾處常見而又淺顯的神話典故以外,全是直白的意象描畫。然而,透過那些如幻如夢的意象,並從他那委婉跌宕的音韻和排山倒海般一一相踵的追問的節奏中,我們會領略到洋溢其間的浩然情懷與雄偉氣魄。


晚晴

(唐)李商隱 詞

深居俯夾城,春去夏猶清。
天意憐幽草,人間重晚晴。

並添高閣迥,微注小窗明。
越鳥巢乾後,歸飛體更輕。

  這首五言律詩是詩人客居桂林時所寫。從其體察入微、意境清朗、心緒平和、言辭直白的整體風格來看,這一時期詩人的生活是十分寧靜的。詩中一去以前他常有的那種苦澀、憂鬱的格調,也不再用艱澀的典故去訴說他那駁雜的胸臆和隱喻種種深沉的寄托,給人一種明快、細膩而又寓意豐富的感受。


鶴立花邊玉
慶東原——即景

(元)張養浩 詩

鶴立花邊玉,鶯啼樹杪弦,喜沙鷗也解相留戀。
一個衝開錦川,一個啼殘翠煙,一個飛上青天。
詩句欲成時,滿地雲撩亂。

  張養浩是元代散曲作家,早年仕途順遂,曾官至監察御史、禮部尚書,後因直言敢諫而得罪權貴,終不慣官場污濁,遂辭官歸里,退隱山林。他的大部分作品正是在這種心境與際遇中寫成。

  此曲寫一處村野小景,遣詞直白而細膩,意境清朗寧靜,俯仰之中,展露出作者醉心音律、忘情於造化的怡然心態,從而含蓄地反襯出一種“在山泉水清,出山泉水濁”的憤世心跡。


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

(唐)李白 詩

故人西辭黃鶴樓,煙花三月下揚州。
孤帆遠影碧空盡,唯見長江天際流。

  唐詩之中,以送別為題材的篇章可謂俯拾皆是,而李白此作卻一直被公認為其中的佼佼者之一,細究其由,自然不在詞藻的華麗,也不在意境的奇異,更不是令人為之黯然淚下的離愁別苦。這首詩的靈魂落在一個“真”字。

  詩的前兩句,可謂直白之極,僅作指事、交代時令、地點環境。而第三句筆鋒驟轉,霎時間將我們的視野引向一幅浩瀚遼遠、水天一色的壯闊場景,一葉小舟悄然隱沒在煙波蒼茫的迷蒙之中。然而,詩人並沒有就此離去,他呆呆地看著那際天而去的江流,而心靈卻沉溺在往日的回憶之中,一任時光隨滔滔的江水一併逝去。

  我們不妨想象一下,站在黃鶴樓前的長江邊上目送一葉小舟,直到它消失在水天之際,那需要多長時間。如果不是為了一份非比尋常的交情,誰能夠如此癡癡地守在岸邊?這首詩沒有一字提到他們之間的交情,而令人回味的意境,卻含蓄地烘托出其深厚的情誼與真誠的眷愛。


念奴嬌

(宋)蘇軾 詞

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
故壘西邊,人道是,三國周郎赤壁。
亂石穿空,驚濤拍岸,捲起千堆雪。
江山如畫,一時多少豪傑!
遙想公瑾當年,小喬初嫁了,雄姿英發。
羽扇綸巾,談笑間,檣櫓灰飛煙滅。
故國神遊,多情應笑我,早生華髮。
人間如夢,一樽還酹江月。 

  況物喻情,詠史言志,古來便是文人騷客幾近本能的秉賦,他們因寄所托,或以蒼生為念、或以一己際遇,由是而演化出或是豪邁、或是纏綿、或是悲壯等風格不一、氣質各異的不朽篇章。而蘇子的這首《念奴嬌》,則是立意高遠、兼豪放與悲壯於一體的典範之作。

  這位閱歷豐富、曾經仕途坎坷卻又敏慧過人的才子,駐足長江邊,凝視三國遺跡的赤壁,頓時,千年往事注到心頭。他想到風流惆儻、智勇雙全,但卻英年早逝的周瑜;想到形格飄逸、氣定神閒、以宏謀韜略百戰不殆而聞達天下的諸葛亮;也想到蜀、吳之間的分分合合,以及那場名垂青史的赤壁之戰,一種夾雜著人生無常與光陰易逝的浩然感慨油然而生。按常理,沉浸在這樣一種令人唏噓的回憶中,自不免會萌生一種不勝淒惶的悲涼情感,然而,在東坡的筆下,那種深沉的悲涼,卻因了作者自身那曠達而又樂世的性格和雄健的文采,被豪放的筆調、奇崛的韻律以及氣勢磅礡的意象所淹沒。這正是他的奇絕之處。

如果您對本商品有什麼問題或經驗,請在此留下您的意見和建議!

注意 評論內容不支持HTML代碼!
    差評           好評

相關商品


#0118 詩人的山莊 高韶青 vs 王維

#0118 詩人的山莊 高韶青 vs 王維

詩人的山莊 高韶青 vs 王維 Music Link over Centuries | George GAO vs WANG Wei   孟城坳 Meng Cheng ..

$100.00

#0165 箏吟 唐詩古箏彈唱

#0165 箏吟 唐詩古箏彈唱

箏吟 唐詩古箏彈唱 作曲/指揮:何占豪   渭川田家 王維(童聲合唱) 遊子吟 孟郊(童聲合唱) 春曉 孟浩然(童聲合唱) ..

$1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