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飛 王中山古箏獨奏專輯(二)
YUE FEI | Zheng Concerto and Other Pieces of WANG Zhong-shan Vol.2
※協奏:中國中央樂團交響樂隊 Concerto Performance: The Central Philharmonic Orchestra of China
◆伴奏:中國電影民族樂團 Accompaniment: China Motion Picture Chines Orchestra
指揮:胡炳旭、楚世及 Conductors: HU Bing-xu, CHU Chi-ji
★簫:孫貴生 Xiao: SUN Gui-sheng
-
※古箏協奏曲 岳飛 Zheng Concerto “YUE FEI” 15:56
-
春到湘江 Spring on Xiangjiang River 6:15
-
漁舟唱晚 Evening Song in the Fishing Boat 4:24
-
戰颱風 A Battle against the Typhoon 4:50
-
溟山 Mingshan Mountain 8:08
-
◆雙聲恨 古箏與小樂隊 5:28
Regrets of the Two Stars – Zheng and Small Ensemble
-
暗香 Gloomy Fragrance 3:16
-
高山流水 High Mountain, Flowing Water 5:52
- ★望月 Watching the Moon 5:50
王中山
著名青年古箏演奏家,河南南陽(蒙古族)人。自幼習箏,曾得到十數位民間箏家的指導,有深厚的河南箏曲基礎。一九八一年考入南陽藝術學校,隨著名箏家趙曼琴先生學習。一九八六年他以其全新的高難度技法首演了《打虎上山》以及《井崗山上太陽紅》等箏曲,轟動了中國首屆古箏學術交流會,受到海內外同仁注目。其後考入中國音樂學院,師從著名箏教育家李婉芬教授。一九八九年參加「ART」杯中國樂器國際比賽,在青年專業組決賽中獲獎。一九九二年在北京舉辦「王中山古箏獨奏音樂會」。一九九五年國際中國民族器樂獨奏大賽中,王中山以其精湛的技藝獲得了古箏項目的第一名。
王中山現為中國音樂學院古箏教師。在教學之餘,他還經常參加各種大型演出活動,並為多部電影、電視劇配樂。曾先後出訪日本、韓國、台灣、波蘭、澳門等地,又應邀在香港講學、舉辦古箏獨奏音樂會。在古箏演奏技法上,他有許多新的創意,如開拓性地運用了左右手輪指、彈輪等技巧,豐富了箏的表現力。一九九五年他成功在香港舉辦了「王中山古箏作品音樂會」,其藝術上多方面的才華又一次得到人們的肯定。
王中山的演奏風格多樣,音色柔美而亮麗,音樂處理細膩、傳神,尤為強調技巧與情感的和諧、統一。在藝術思想上,他重視中國傳統音樂的神韻和個性,習古而不泥古,擅於用情緒化的音樂語言表達理性化的思維。他舉重若輕的彈奏技巧、飄逸灑脫的表演風範令人矚目,被譽為前途廣闊的「古箏王子」。
指序技術簡介
古箏指序技法體系是古箏藝術家趙曼琴先生創立的,並由其弟子著名青年演奏家王中山發揚光大的一種不同凡響的古箏彈奏新技術。它不僅僅是個別零散技巧的創造,而是在繼承傳統基礎上古箏技法的一次革新。這種技法自王中山在首屆中國古箏學術研討會上亮相並引起轟動以來,已逐步在中國各個藝術團體、音樂院校得到推廣,被音樂界同仁讚譽為是「中國古箏未來技術的走向」。王中山是至今能系統、全面地演繹此技法的第一人。
這種新技法強調運用符合運動規律的手法進行演奏,從根本上消除由於技術障礙造成的藝術上的缺陷,從而保證了音樂表現上的完整性。它突破了傳統手法中所謂的「順逆」關係,以全新的角度闡釋了彈奏中對稱與慣性的合理轉換問題;發展左手彈按技術,便利了半音階的演奏,使以往古箏望塵莫及的高難技術成為可能,並且在音色、力度、速度、轉調等方面向前推進了一步。尤其明顯的是在提高演奏速度上——由於借鑒了鋼琴、小提琴以及其它樂器在指序編排上的合理因素,充分發揮了雙手十指的靈活性,使得古箏在快速演奏中游刃有餘、輕鬆流暢,大大豐富和增強了古箏的表現力和藝術魅力,為古箏由色彩樂器進入樂隊常規樂器行列奠定了基礎,為這件千年「仁智之器」的發展注入了巨大的活力。
樂曲介紹
古箏協奏曲《岳飛》
張殿英曲
王中山訂箏譜
岳飛,字鵬舉(公元一一零三年至一一四二年),河南相州湯陰人,南宋抗金的主要將領。當時金兵大舉南犯,面對陰謀屈辱求和的賣國賊秦檜,岳飛堅決主戰。他聯合各地的抗金力量,組成了有名的「岳家軍」,十數年間,戰無不勝,屢敗敵人。眼看就要收復宋朝舊都汴京(今河南開封),但卻被奸臣秦檜所害,以「莫須有」的罪名殺死於風波亭(今杭州小車橋一帶)。臨刑前,岳飛留下了「前仆後繼,還我河山」的遺言。岳飛的事跡被歷代人民所傳頌,他那高尚的民族氣節和強烈的愛國主義精神永遠留在人們心中。
此曲在演奏技巧上有新的突破:右手長搖和左手輪指同時進行,形成二部歌唱效果,相互退讓,各不干擾,聽來別有一番新意。
《春到湘江》
寧保生曲
王中山改編
這原是一首很有特色的笛子獨奏曲,曲調優美抒情,充滿活力。樂曲描繪了春回大地、百花盛開、湘江奔流不息、漁米之鄉一派歡騰的景象,表達了人民熱愛家園、心向祖國的美好心願。在這首樂曲中,改編者充分發揮了古箏雙手彈奏的技能,豐富和增強了樂曲的表現力。
《漁舟唱晚》
婁樹華傳譜
此曲原為十三弦古制箏曲,據說係婁樹華於一九三八年根據古譜《歸去來》的片斷為素材,依據十三弦箏的特點加以發展變化而成的古典風格作品,並引用唐詩《滕王閣序》中「漁舟唱晚,響窮彭蠡之濱」句為標題。歌曲描繪夕陽西下,金波萬頃的湖面上,若干艘漁船上的漁民愉快的勞動情緒。最後通過蕩漿歸舟於欸乃聲中刻劃出唱晚的情致。
《戰颱風》
王昌元曲
樂曲創作於一九六五年,是作者在上海港碼頭體驗生活時有感而作。全曲共分五段:(一)勞動場面;(二)颱風襲擊;(三)與颱風搏鬥;(四)雨過天晴;(五)歡騰的碼頭。作者發展了浙江箏派傳統的技法,創新地運用了「掃搖四點」、「雙食點」、「密搖」、「扣搖」及「刮奏」等,反映了碼頭工人英勇果敢地與颱風搏鬥,歌頌了他們的大無畏精神。
《溟山》
王中山曲
這是一首採用湘西地方音樂素材、運用較為前衛的創作手法寫成的新作品。樂曲描述了一座幽遠、神秘的大山在四季之中種種多彩的變化。本曲在演奏技法上有新的突破,尤其是在樂曲中段左手快速彈奏技術淋漓盡致的發揮,是以往傳統箏曲所無法比擬的。
《雙聲恨》
廣東音樂
王中山改編
張福全配器
《雙聲恨》又名《聲聲恨》或《雙星恨》,據云最早由伍日生演奏而傳開。此曲不見載於丘鶴儔一九一七年出版之《弦歌必讀》,但卻收錄於同一作者一九二八年出版之《琴學精華》,並列為雅樂新譜,故此曲大抵作於二十年代。
樂曲旋律山怨,似聲聲訴恨,又有謂此曲乃嘆述銀河雙星七夕相逢之恨怨。明張紅橋《大江東》詞有「恨聲聲玉漏,今宵易歇」句,則所恨乃聲聲玉漏,時留短促,此亦另一意境。
全曲主調為乙反線,中後段短暫轉為正線,再轉回乙反線,末段以趨快段收結。此尾聲段取材自民間樂曲,即潮樂中之《殺雄雞》。
《暗香》
王中山曲
有感於宋朝詩人王安石泳梅之詩句而創作。「牆角數枝梅,凌寒獨自開。遙知不是雲,為有暗香來。」作者運用古箏特有的音韻,對梅花在嚴冬群芳紛謝時獨自凌寒開放、報導將至的春訊這種倔強的風骨進行了細緻的刻劃。全曲充滿孤獨而又高潔的氣息。
《高山流水》
浙江民間樂曲
此曲音韻古樸典雅,借景抒情。它由〈高山〉和〈流水〉兩部分組成。前半部運用相隔兩個八度帶按滑的「大撮」和渾厚而優美的音色來描繪高山的雄偉氣勢。樂曲後半部分,在按滑的同時,大量而連續地使用上下行的刮奏奏手法,表現了流水的不同形態——細流涓涓,清澈見底;大河滔滔,奔騰澎湃——讓聽者有身臨其境、耳聞其聲之感。雖如此,此曲蓋重在抒情述志,非徒以模擬自然景物取勝也。
《望月》
趙曼琴曲
王中山配簫譜
作者根據唐代詩人張九齡《望月懷遠》之詩意而創作此曲。「海上昇明月,天涯共此時;情人怨遙夜,竟夕起相思。滅燭憐光滿,披衣覺露滋;不堪盈手贈,還寢夢佳期。」作者在創作中運用了潮州箏曲的音調、曲式,並融入了北方箏曲的節奏及技巧,表達了詩人對遠方親人的思念及夢中回到故鄉與親人團聚的情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