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河淌水 陈爱娟古筝独奏专辑之二
Murmuring Water | Album of Guzheng by CHEN Ai-juan (2)
-
小河淌水 Murmuring Water 5’22”
-
站在高岗上 Stand on the High Hillock 6’50”
-
花灯调 Tune of Flower Lantern 5’36”
-
九连环 Nine Interlink 5’22”
-
弥渡山歌 Folk Song about Ferry 4’53”
-
恒春耕农歌 Song of Spring and Farmer 6’10”
-
采花 Plucking Flowers 4’53”
-
望春风 Expecting Spring Wind 5’58”
-
心酸酸 Grieving Heart 6’25”
- 莫愁女序曲与游湖 Lady Mochou Sinfonia and Boating in the Lake 7’02”
陈爱娟
著名青年古筝演奏家陈爱娟,系中国音乐家协会会员、中国民族管弦乐协会会员。现任中国古筝学会理事、全国民族乐器演奏考级委员会考评专家、福建省民族管弦乐协会常务理事、福建省民革中山艺术团副团长、福州爱娟古筝艺术学校校长、福建艺术学校讲师、民革福建省省委委员。
陈爱娟曾先后就读于福建艺术学校、上海音乐学院附中和上海音乐学院民乐系,1990年以优异成绩毕业。师从著名古筝演奏家、教育家何宝泉、孙文妍、许陵子等教授。陈爱娟技法娴熟、飘逸洒脱、音乐柔美而亮丽、音乐表现细腻传神,无论是音韵味独特的传统筝曲或是技巧复杂的各种风格的现代筝曲均恰到好处的体现出原曲风貌。无不显示出精湛的技术和深厚的功力。
1993年,福建省文化厅、中国东方古筝研究会联合主办“陈爱娟古筝独奏音乐会”,产生了极大反响。此后,陈爱娟又经常以特邀演奏家身份参加“香港中乐综合汇演”、日本“东南亚民族艺术节”、第十六届“上海之春——中国优秀民乐演奏家音乐会”,以及中央电视台《神州大舞台》等大型音乐活动,多次应邀赴香港演艺学院、台湾等大学讲学和举办“筝乐演奏会”。经常与著名作曲家何占豪、周成龙等教授及上海交响乐团等国内一流乐团合作,出版了《茉莉芬芳》、《恒春耕农歌》、《小河淌水》、《中国民乐精选——古筝》等多张个人CD唱片,向世界各地发行。曾撰写“首演《临安遗恨》有感”等多篇有影响的论文。还应香港、台湾、上海、北京、福建等唱片公司、电视台、电台邀请,录制了大量音乐作品。累积了古筝协奏曲《梁山伯与祝英台》、《临安遗恨》、《茉莉芬芳》、《孔雀东南飞》、《秦桑曲》、《月儿高》、《望春风》等一大批优秀曲目,风靡海内外,奠定了她在中国古筝界的地位。她是现今中国青年古筝演奏家的佼佼者,有“福建第一筝”之称。
陈爱娟,古筝教学经验丰富,历年都有学生考入全国重点音乐学校,为创立“闽派古筝”普及和推广福建古筝艺术教育作出了极大贡献。1995年创办福州古筝培训中心,1999年更名为“福州爱娟古筝艺术学校”,并在全省各地设了8所分校,在校生近1500人,成为福建省古筝艺术中心。2001年8月,她的学生参加文化部主办的全国少儿艺术最高大奖——第二届“蒲公英奖”比赛获得金奖。她多次被国家文化部、国家教委、省教委、省文化厅等单位授予“优秀园丁奖”。
乐曲简介
小河淌水
云南民歌
何占豪改编
《小河淌水》原是首抒情的云南民歌,筝曲既保留了原有优美的旋律,又运用筝的琶音技巧描绘清清流水的景色,主题再现时,节奏的改变使乐曲更富有青春活力。
站在高岗上
台湾流行歌曲
周成龙改编
乐曲熱情奔放,改编成后的古筝乐曲,充分发挥了古筝的特点,使其既亲切熟悉的旋律,又体现了古筝的特色。
花灯调
云南民歌
何占豪改编
云南花灯是介乎歌舞与戏曲之间的艺术品种,筝曲“花灯调"由云南花灯《绣荷包》的音调发展而成。中段慢板是花灯戏中一段男女爱情唱腔,曲调深情,筝弹奏別具风格。
九连环
江苏民歌
何占豪改编
改编乐曲取材于江苏民歌《九连环》,曲调具有鲜明的江南特色。中段快板是作者仿效該地区民歌风格编创而成。
弥渡山歌
云南民歌
周成龙改编
山对山来,崖对崖,小河隔着过不来,哥抬头妹兜土,花桥搭起走过来。轻盈愉快的山歌,叙述了青年男女歌唱爱情;赞美幸福生活的內心情感。
恒春耕农歌
台湾民谣
周成龙改编
民间歌谣是反映时代背景的镜子,从一个地方的民谣可以了解这个地区人民的生活。中国人自古以来就是一个以农立国的民族,农业工作与农业收入一直是维系这个民族生存依据的重要命脉。《恒春耕农歌》就适当地掌握了早年台湾老百姓的脉动,并生动地描述了台湾农家的生活情形。
采花
四川民歌
何占豪改编
由四川民歌《采花》发展而成,整首乐曲节奏明快,生动活泼。
望春风
[台湾]邓雨贤作曲
周成龙编曲
《望春风》这首歌是作曲家邓雨贤先生在1933年所创作的一首作品。这是一首在台湾歌谣史上被大家广为流传的不朽名作。作曲家改编时,充分运用乐队色彩和古筝的相互交融,形成了一幅深情动人的美丽画卷。
心酸酸
台湾民谣
周成龙改编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时候,当时日本人强迫许多台湾的年轻人到南洋各地去当兵做炮灰。而这些台湾子弟他们的妻子家人们,则日夜都在盼他回乡。他们通常都是一去音讯渺茫,不知生死如何。家人在长期的等待盼望,只换来一次又一次的失望与哀伤。《心酸酸》这首歌充分的反映了许多台湾人的痛苦心声。
莫愁女序曲与游湖
何占豪改编
根据越剧清唱剧《莫愁女》的片段改编而成。莫愁传说是古代南京中山王府中的一个丫环,由于与公子相爱,惨遭迫害至死。《序曲》中爱情主题表达莫愁对未来生活的向往。《游湖》描写“公子划桨婢采莲”的情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