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頭琴的傳說 李波馬頭琴專輯
The Tale of Matou Qin | LI Bo’s Special Edition of Matou Qin
-
馬頭琴的傳說 The Tale of Matou Qin
-
朝格溫都爾 Chaogewendur, the High Mountain
-
陶愛格 Tao Aige, A Feeding Song
-
蒙古馬 Mongolian Horses
-
孤獨的駝羔 A Lonely Baby Camel
-
錫林格勒隨想 Fantasy on the Xilinggele Prairie
-
東可爾大喇嘛 Donkir, the Grand Lama
-
烏尤黛 Wuyoudai, the Beautiful Girls
-
呼倫貝爾我的家 My Home is on the Hulunbeir Prairie
- 鄂爾多斯之春 The Spring of Erdos
李波簡介
1955年出生于中國內蒙古,畢業于內蒙古師範大學音樂系。現為中國音樂家協會會員,內蒙古音樂家協會常務理事,日本著作權協會會員。
他的代表作有《馬頭琴的傳說》、《遥遠的敖特爾》等。1982年中國唱片社發表了李波首張專輯唱片。1987年調入內蒙古廣播電視藝術團,1988年內蒙古青城藝術節音樂比賽獲駿馬獎(第一名)。1989年李波馬頭琴專輯盒帶發行同年在北京音樂廳與中國中央樂團合作演出。1995年在日本發行了CD唱片《遥遠的的敖特爾》,同年在日本成立了『李波馬頭琴基金會』。
作為旅日馬頭琴演奏家,李波在日本譽為『馬頭琴第一人』。他的演奏風格急似駿馬,輕似流雲,演奏技巧爐火純青。李波在演奏時將個人情感全部融入到作品中,時而熱烈,時而沉静。此次與作曲家周成龍的合作賦予馬頭琴演奏新的理念,使人沉浸到深情的音符中流連忘返。
周成龍簡介
著名作曲家周成龍,曾任上海民族樂團副團長,現為國家一級作曲,中國音樂家協會會員,中國民族管弦樂學會理事。
周成龍是音樂界非常活躍的作曲家,大型作品有琵琶協奏曲《西雙版納的晚霞》、《中胡協奏曲《科拉沁草原的傳說》、二胡協奏曲《江戀》、笛子協奏曲《山風》及新近推出的中胡協奏曲《英雄篇——獻給烈士林謀盛》及《沐乃河邊的琴聲》,還有笙、揚琴二重奏曲《杜鵑花開的時候》。
周成龍寫有大型合奏曲《山地組曲》、《山菊》、《山泉》、《川西隨想》、《龍鳳呈祥》、《天行健主題隨想曲》、《金色的晚丘》、《阿哩哩》及《雪蓮花》等近三百首各種不同風格、不同組合的作品,并出版了二十多個不同類型的器樂獨奏、合奏等唱片專輯,以及為二十多部電視劇作曲。獲獎作品有《臺灣組曲》、《魏風》、《山野》、《晨露》、《神人暢》和《紫籐幽境》。
近年來,周成龍經常受邀為新加坡、臺灣及香港等海外中樂團創作,為臺北絲竹室內樂團創作的《密林深處》,在南非國際民俗音樂比賽中獲演出首獎。周氏熱心于中樂的發展,積極主動為各地中樂團的建設出力,他是香港宏光國樂團的顧問,周氏又是中國山西農民鼓樂藝術團的顧問,又是臺北桃園絲竹室內樂團的顧問。
周氏自近年來辭去上海民族樂團行政領導職務之后,創作更是頻獲豐收,新作有《廣陵散古琴協奏曲》,改編了鋼琴協奏曲《黃河》,并于九二年指揮香港宏光國樂團《琴笛雅韵》音樂會,獲得如潮好評。在九四年七月初,他同時在香港和新加坡(吉豐華樂團)推出兩臺曲目不同的個人作品音樂會。
歷年來,周氏在作曲藝術上執著地追求新穎而又嚴謹的風格,在作曲技法上努力創意嘗試,以圖揭出中國民族音樂的廣度與深度的嶄新面貌。周氏的作品風格獨特,兼有優美、清新的氣質。
樂器
馬頭琴
蒙古族民間拉弦樂樂器,具有一千多年的悠久歷史。他的前身叫『潮爾』。琴身木制,長約一米,共鳴箱呈梯形,以馬皮或羊皮蒙面。弦用馬尾制成,用馬尾弓在兩弦間拉奏。發音圓潤,低回婉轉。是蒙古族最為重要的獨奏、伴奏與合奏樂器。傳說從前一個牧人為紀念死去的小馬,取小馬的腿骨為柱,頭骨為筒,尾毛為弓弦,制成二弦琴,在琴杆的頂部按小馬的模樣刻了一個馬頭,因此得名馬頭琴。
潮爾
在蒙語中是和音的意思。據說它是最早的馬頭琴,起源于蒙古東北部。『潮爾』的音域比現在的馬頭琴要低一個8度左右。由于琴弦是由真正的馬尾毛揉合而成,它的音色渾厚、深沉、古樸。一下會把人帶到那茫茫無際的草原,去揭開古老傳說的神秘面紗。作為內蒙古音樂文化的寶貴遺產,溯爾正逐漸被人們所重視和喜愛。
樂曲簡介
馬頭琴的傳說
李波曲
周成龍改編
樂曲采用了叙事體栽講述了流傳在察哈爾草原上的一個動人故事。小牧童蘇和與小白馬是一對感情深厚的好朋友。小白馬在那達幕大合會上跑在了最前面,王爺搶走了它井用箭射死了企圖逃跑的小白馬,它倒在了主人蘇和的面前。蘇和悲痛欲絕,整日思念著小白馬。在夢中,小白馬深情地望著主人,告訴他將自己的尾巴與身體做成一把琴,這樣,好朋友就可以永遠在一起了。夢醒后,蘇和按照小白馬托的夢制成了馬頭琴,琴聲美妙動聽,拉起它就仿佛看見小白馬馳騁在草原上。從此馬頭琴便成了草原牧民們忠實的朋友,他們傾聽著美妙的琴聲,訴說著蘇和與小白馬的刻骨銘心的情意,久久不願離去。
朝格温都爾
周成龍曲
馬兒歡快地飛奔,牛羊自由地嚼著草。噴涌不息的回素泉,淙淙流水千百年,養育了生生不息一代代的蒙古人,也養育了成群的肥牛壯馬。在美麗而富饒的朝可温都爾,人們盡情地歌唱,歌唱著幸福的陽光,歌唱著美好的生活,歌唱這片生我養我的地方。(『朝格温都爾』是內蒙的一座山名。它高聳入雲,聖潔而不可侵犯。)
陶愛格
內蒙民歌
周成龍改編
『陶愛格』在蒙古語裡是『勤奶』的意思。羊媽媽生下小羊羔,却不肯喂養自己的羔兒。牧人唱起動聽的『陶愛格』,通過美妙的歌聲感化母羊。反復吟唱后,羊媽媽流出了眼泪,嗷嗷待哺的羊羔吮吸著源源不斷的乳汁,慢慢地慢慢地茁壯成長,樂目中柔和的琴聲及純真樸實的女中音相映成輝,構成了一幅動人的畫面。
蒙古馬
李波曲
周成龍改編
遼闊的蒙古大草原一望無垠,撤蹄飛奔的蒙古馬構築成草原上的獨特風景。無論是風和日麗或是漫漫風塵,只要牧馬人揚鞭吶喊,驃悍的馬兒就跳躍著衝向最需要它的地方。抑揚頓挫的馬頭琴與遥遠地方傳來的天籟般的聲音是草原上自豪的牧馬人想要唱出的心曲,是對忠誠的蒙古馬一曲熱情的贊歌。
孤獨的駝羔
內蒙民歌
周成龍改編
凛列的寒風呼呼吹來。寂寥的星星挂在天外,茫茫荒漠中孤獨的駱駝羔在嘶鳴,它想要看看自己年邁的媽媽。叫聲這樣無奈,這樣憂傷。用潮爾,特有的低沉嘶啞,與女中音如泣如訴的歌聲,還有那呼嘯而來的風雪,給人留下一種感傷的氛圍。
錫林格勒隨想
李波曲
周成龍改編
此曲是作者自我體驗及深切感受。作為旅日演奏家,他的事業蒸蒸日上,蓬勃發展。但是他不會忘記自己的故鄉——那遼闊的錫林格勒大草原,那怎賦予他生命與事業的熱土。夢中,他仿佛回到了錫林格勒,他盡情地飛奔在這的緑色大地上。全曲熱烈,奔放,澎湃地激情通過琴聲抒發出來,這是一曲發自肺腑的『游子吟』,琴弦撩拔著人的心弦令人為之心顫,為之心動。
東可爾大喇嘛
內蒙民歌
李波改編
蒙古民族信仰喇嘛教。此曲主要講述了大喇嘛東可爾戀愛故事。全曲幽默恢諧,節奏明快,有很強的表現力。熱戀中的東可爾大喇嘛與愛人難舍難分,他時時刻刻牽挂著自己的愛,跌宕起伏的音樂非常活潑地表現了這樣一位痴情的男子。用兩把二胡陪伴著的馬頭琴聲,更富于想象和活力。
烏尤黛
內蒙民歌
周成龍改編
『烏尤黛』是內蒙女孩的常用名字,她象征著美麗、純潔、善良。小伙子深深地思念著遠方的他的『烏尤黛』,月影婆娑的夜裡,他望著窗外隨風擺動的樹枝,這枝枝丫丫仿佛是他內心如麻的紛亂情感。他多想在這月圓之夜化作一只蝴蝶飛向心愛的人兒,他的眼泪化作一個美好的夢想飄揚在風中。他的心在呼唤,他的情在升華:『好姑娘,你可知道遠方有一個人在想念著你?』在美妙的背景音樂襯托下,馬頭琴聲悠悠揚揚,很形象地刻劃出戀人分隔一方的那種隔不斷的深情。
呼倫貝爾我的家
周成龍曲
茫茫的濃霧籠罩著無際的牧野,年邁的母親艱難地獨自生活,遠嫁的姑娘多么渴望回家看一看白發蒼蒼的老媽媽。兩把馬頭琴的重奏,刻劃出這傷感動人的情景:『舉目望去,是一片漫漫黃沙,媽媽,您是否聽見女兒的呼唤,願這風,這沙能將我的情思帶回故鄉,我日夜渴望回到的——呼倫貝爾——我的故鄉。
鄂爾多斯之春
桑都仁曲
獨奏:李波
作曲、編曲:周成龍、李波
這是馬頭琴大師桑都仁的代表作。全曲分為三個樂段,首段鄂爾多斯人終于迎來了春天,春日和煦的陽光照耀在這片土地上,富有活力和生氣;中段是回憶那些過去的日子;不愉快的回憶總能使現在顯得更美好,從而引發尾段的對未來的向往。蒙古民族勇往直前的精神在此曲中通過馬頭琴淋灕盡至的演繹充分體現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