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籟 成公亮古琴獨奏
Autumn Aria | Qin: CHENG Gong-liang
1. *醉漁唱晚
傳譜:張孔山
2. *文王操
《梧岡琴譜》
3. ^瀟湘水雲
《自遠堂琴譜》
4. *良宵引
《古琴曲彙編》
5. *流水
《琴硯齋藏譜》
6. *普庵咒
《古琴曲彙編》
7. ^遯世操
《神奇秘譜》
*唐琴「秋籟」:大唐開元3年李晉製「德齋珍藏」。
^明琴「忘憂」:明代萬曆年間「吳門張季修製寰虛李道人藏」。
錄音日期:1993年9月
錄音地點:中國南京
©&℗ 1994 龍音製作有限公司
成公亮(古琴獨奏)
成公亮1940年出生於江蘇省宜興市。1960年畢業於上海音樂學院附中古琴專業。1965年畢業於上海音樂學院本科民族音樂理論作曲系。現任南京藝術學院音樂系副教授。早年學琴於梅庵派琴家劉景韶先生,後師從廣陵派著名琴家張子謙先生。三十多年來不斷尋師訪友、吸取精華、豐富自己,把人生的思索和對大自然的感受融匯於琴曲演奏之中,是廣陵派傑出的當代傳人、中國當今最有成就的中年古琴家之一。
成公亮不僅繼承了廣陵琴派三百多年來的優秀傳統,善於變換指法,尤以右手觸弦位置的巧妙排佈和節奏跌宕不拘的風格,更以其珍藏的唐代開元年間製成的「秋籟」琴奏出真切而深邃的人情味和詩意般的琴曲,流露出他對人類生活的深入體驗、融人與琴為一體的動人意境。
1986年5月,成公亮在聯邦德國各主要城市舉行了十三場古琴獨奏音樂會,獲得高度評介。西德報刊評論他的演奏為「使聽者、演奏者和大自然融為一體,使聽者進入了超越時空的美好瞬間」,是「心靈漫道的嚮導」。1989年春天,成公亮再次赴聯邦德國廿一個城市及漢堡大學、慕尼黑大學演出和講學;回程途經香港,又作了古琴專場音樂會。1990年更史無前例與荷蘭長笛演奏家Chris Hinee、花腔女高音Claron McFadden及印度排鼓演奏家Ramesh Shotham作即興演奏,創作出新的樂界;這種嘗試超越了古琴文化的境限,直接與宇宙自然的本體結合。1991年應電視劇《孔子》劇組之邀,擔任該劇的古琴演奏,通過對已經絕響了數百年的《文王操》進行打譜,使那古奧宏大的旋律響徹《孔子》全劇。
成公亮藏琴簡介
唐琴「秋籟」
琴為仲尼式,冰裂斷紋,深褐漆色,琴體圓渾。音色典雅細膩圓潤,音量弱小而餘韻綿長。琴底刻有「秋籟」及「德齋珍藏」印章,腹內朱書「大唐開元三年李晉製」。此琴曾由清末民初名琴家葉詩夢收藏,1985年成公亮在山東濟南得此琴時已殘破不堪,同年伏天修復於濟南。
明琴「忘憂」
此琴為明代萬曆年間造琴家張季修的作品。仲尼式,黑色,蛇腹、流水斷紋,琴音宏大清亮。琴腹內刻有「吳門張季修製寰虛李道人藏」。原無琴名,1976年成公亮於北京得此琴,取名「忘憂」。
樂曲介紹
《醉漁唱晚》
張孔山 傳譜
據明代琴譜《西麓堂琴統》所說,是曲為唐代詩人陸龜蒙和皮日休泛舟松江,見漁父醉歌而作。明代的另一部琴譜《杏莊太音補遺》又曰此曲蓋本張仲宗詞,云:「明月太虛同一照,浮家泛宅忘昏曉,醉眼冷看朝市鬧;煙波老,誰能惹得煩惱?」這首詞表達了明月之下駕舟飲酒的漁人對世俗的蔑視和得意自在的神態。但這些明譜版本早已無人演奏了;近代流傳的《醉漁唱晚》是清末琴家,四川青城山道士張孔山的傳譜,它與前說的《醉漁唱晚》是同名異曲,但這些古譜解題中所云的樂曲意境,卻也是適宜的。
這首川派名曲素材簡練,結構嚴謹,全曲僅用一個句幅短小的吟唱性的漁歌音調和一組切分節奏的搖櫓音調發展變奏而成。漁人的醉態、琴曲的氣質、感情的酣暢,真是「奇音妙趣,描寫醉態,如聞其聲,如見其人」。
《文王操》
《梧岡琴譜》
琴曲《文王操》最早見於明代《梧岡琴譜》。《史記‧孔子世家》中有孔子向師襄子學習此曲的記載;北宋蘇軾《舟中聽大人彈琴》詩有「江空月出人絕響,夜闌更請彈文王」句;北宋琴家成玉磵的《琴論》稱「其聲古雅,世俗罕聞」;南宋浙派徐門傳譜的《梧岡琴譜》以至晚明《琴書大全》,正是《文王操》流傳的盛期,其後此曲漸漸絕響了。
《文王操》曲中莊嚴肅穆而又充滿仁愛,是對古代聖賢的仰慕。《杏莊太音補遺》讚美那崇高聖潔「天道不已」的思想,可以淨化人們的心靈:「鼓此曲令人蕩滌邪穢,消融渣滓」。
90年代初,成公亮應《孔子》電視劇組之邀,完成《文王操》的打譜,使那古奧宏大的旋律響徹《孔子》全劇。
《瀟湘水雲》
《自遠堂琴譜》
這是南宋浙派琴家郭沔(字楚望)的代表作品。《神奇秘譜》解題稱:「臞仙曰,是曲者,楚望先生郭沔所製。先生永嘉人,每欲望九嶷,為瀟湘之雲所蔽,以寓惓惓之意也。然水雲之為曲,有悠揚自得之趣,水光雲影之興;更有滿頭風雨,一簑江表,扁舟五湖之志。」真有如一幅宋代的山水畫卷,寫在瀟湘水畔北望九嶷山被霧所蔽之象,使人有置身於水光雲影、煙霧繚繞的境界。在那後面隱若道出作者對山河殘缺、時勢飄零的感慨,用音樂藝術昇華到內心世界去。
在本世紀30年代,著名琴家查阜西先生據《自遠堂琴譜》打譜定拍的《瀟湘水雲》備受琴壇讚賞。查先生因擅彈此曲而負「查瀟湘」之美譽,後將此曲授予琴友張子謙先生。1959年張先生又將此曲授予成公亮。
《良宵引》
《古琴曲彙編》
這是一首描寫安靜而美好夜晚的小曲,曲譜初見於明代「虞山」琴派創始人嚴澂所編輯的《松弦館琴譜》。虞山琴派上承南宋浙派的遺風,後又直接影響了清代的廣陵琴派。《良宵引》雖是一首小曲,卻具有典型的虞山派「清、微、淡、遠」的高雅風格。清末《詩夢齋琴譜》說:「曲小而氣度安閑。」樂曲的開頭以舒緩而平靜的泛音曲調,描寫了月明星稀、寧靜安謐的良夜景色;接著以緩慢安詳的按音旋律來謳歌這美好的夜晚和人們在這種環境中幽靜安閑的心態。
成公亮演奏的《良宵引》,採用了刊載於《古琴曲彙編》中,所收已故南京琴家夏一峰的演奏本。
《流水》
《琴硯齋藏譜》
琴曲內容出於《呂氏春秋》中伯牙鼓琴的故事;伯牙彈琴能表現出「巍巍乎志在高山、洋洋乎志在流水」,而知音好友鍾子期都能深刻領會。因而有伯牙作《高山流水》的傳說。明代《神奇秘譜》說:「《高山流水》本為一曲,至唐分為二……」其中《流水》一曲在明清時得到更多的發展,特別是清末《天聞閣琴譜》所載川派琴家張孔山的《流水》,增加了許多「滾彿」手法,以增強水勢的藝術效果,號稱《七十二滾彿流水》或《大流水》。
在近現代又演變出多種彈法,成公亮的演奏譜是上海琴家衛仲樂演繹的一種,衛先生的據本乃未刊行的手抄本《琴硯齋藏本》。由於成公亮是根據衛仲樂的演奏錄音和樂譜自學的,所以在演繹中有許多他個人風格的處理和表現。
《普庵咒》
《古琴曲彙編》
佛學大辭典:「普庵為臨濟十二世之孫,牧庵忠禪師之法嗣,名印肅,號普庵,宋孝宗乾道五年入寂。」按琴譜旁之梵文字母漢譯,疑為普庵禪師之咒語,後人以律調擬之,以助學習梵文發音;其後心調漸次脫離文本,成為一首完整的古琴獨奏曲。故今流傳的琴譜有二:一為有辭者,即普庵印肅禪師之咒語;另一無辭者,專寫鐘磬鐃鈸唱讚之聲,聽之不啻魚山聞梵。
成公亮演奏譜,是採用已故南京琴家夏一峰的十三段演奏本,這是流傳的《普庵咒》譜本中最完整的一種,也是演奏時間最長的一首。
《遯世操》
《神奇秘譜》
這是刊載在我國存見最早的大型譜集《神奇秘譜》中的第一首琴曲,它被歸入〈太古神品〉之中。解題中說:「臞仙曰,是曲者,許由之所作也。琴史內心之高潔者,止此曲最為高古。」樂曲借堯欲讓天下於許由,許由拒之並遯隱於箕山的傳說,表達了古代隱逸者的嚮往情趣。全曲共十段,樂曲情趣與小標題內容甚為貼切;寫古代隱者逃避紛紜的世事、逃避政治,在深山之中找到平安和快樂,與山間的猿猴糜鹿為友,與大自然的日月風雲同在,何等消遙,何等自由!
成公亮演奏的《遯世操》,是他在1993年春天據明代《神奇秘譜》打譜的,這是一首難得的旋律明快活躍、感情直率真切的古老琴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