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月琴聲 王紅藝柳琴獨奏
Melody on a Moonlit River | Favourite Liuqin Pieces of WANG Hong-yi
濟南前衛民族樂團協奏、伴奏 The Progress Chinese Orchestra, Jinan
指揮:王惠然 Conductor: WANG Hui-ran
-
柳琴協奏曲《江月琴聲》 Liuqin Concerto: Melody on a Moonlit River 13:22
-
《芬蘭波爾卡》 A Finnish Polka 1:41
柳琴、琵琶雙協奏《嵩山印象》(琵琶:葛羽環)
Liuqin and Pipa Concerto: The Impression of Mount Song
-
第一樂章〈嵩山情懷〉 First Movement: The Emotion on Mount Song 7:15
-
第二樂章〈少林神功〉 Second Movement: The Magic Kungfu of Shaolin 5:03
-
《歡騰的天山》 The Joy of Tienshan 2:19
-
《在北京的金山上》 On the Golden Mountain of Beijing 2:46
-
《雲雀》(柳琴與樂隊) The Lark 1:29
-
《三六》 San Liu 3:17
-
《塔吉克舞曲》 Dance Tune of Tajik 3:23
-
《木棉花開》 The Cottonwood Blossom 5:28
-
《野蜂飛舞》 The Flight of the Bumble Bees 1:05
-
《銀湖金波》 The Golden Waves of Silver Lake 4:25
- 《我們永遠在一起》 We’ll Always be Together 3:33
王紅藝
王紅藝是著名的青年柳琴演奏家,祖籍浙江省鎮海縣。六歲時在其父著名指揮家、作曲家、柳琴大師王惠然的啟蒙下,開始接受音樂訓練。七歲便開始登上舞台演出;十歲時考入濟南前衛民族樂團;十一歲進京演出,以超群的技藝轟動了首都樂壇;十二歲隨團出訪北歐六國,被狂熱的外國聽眾和音樂評論界驚嘆為「神童」。十四歲獲全國少兒民樂比賽專業組金獎第一名;十八歲獲首屆中國藝術節金杯獎。一九九一年調入總政歌舞團後,連續兩年被授予「紅星藝術獎——突出貢獻獎」一。九九三年應聘兼任中央音樂學院柳琴導師。
王紅藝的演奏基本功紮實,剛柔並蓄,技巧絕倫,具有大家的風範。作為柳琴演奏家,她於一九九三年六月被特邀參加了在北京舉行的二十世紀華人音樂經典特別音樂會,首演了大型柳琴協奏曲《江月琴聲》,受到各界的高度評價。同年六月她與父親合作創作的《嵩山印象》又獲得台北市立國樂團第七屆國樂徵曲「佳作獎」。一九九五年國際華夏器樂展演年「國際中國民族器樂獨奏大賽」中,王紅藝又以其精湛的技藝獲得了柳琴項目的一等獎。
至今,王紅藝不僅屢屢獲獎,更有與著名演奏家劉明源、閔惠芬、余其偉等錄製了《中國—民樂四大家》唱片、音帶。一九八四年灌錄全國首盒柳琴盒式帶;一九八九年出版全國第一張柳琴獨奏激光唱片。一九八九年電視音樂專題片《琴弦上的追求》是反映王氏兩代人在柳琴藝術上開拓、進取、追求,並榮獲全國電視文藝片星光杯一等獎。
王紅藝不僅把柳琴傳遍了神州大地,還把這顆「民樂珍珠」推向了世界。她先後出訪過芬蘭、挪威、冰島、瑞典、西班牙、葡萄牙、越南、寮國、泰國等地,並獲得了極大的成功。一九八九年作為客席演奏家參加了香港青年音樂節。一九九二年應新加坡政府邀請參加了九二年新加坡藝術節的演出,並講學一個月,弘揚了中華民族文化,為柳琴藝術進一步走向世界作出了貢獻。
樂曲介紹
柳琴協奏曲《江月琴聲》
王惠然作曲、配器
作者創作本曲的構思是著力於表現唐代大詩人白居易的名作《琵琶行》內涵所擁有的深邃意境,在曲式、主題、配器等方面都力求具有濃郁的民族風格和中國氣派。
全曲共分四個樂段:
一、江月
在鐘鼓等打擊樂的襯托下,柳琴以揉、划、帶、敲等手法,奏出深沉的散板和優美的慢板,形象地將「楓葉荻花秋瑟瑟」、「別時茫茫江浸月」的迷人景色和碧波蕩漾、輕舟飄逸的明快意境描繪得淋漓盡致。
二、哀訴
在樂隊全奏的襯托及交織下,柳琴奏出悲切、痛苦的旋律,時而「大弦嘈嘈如急雨」,時而「小弦切切如私語」,哀訴了古代藝女「夢啼妝淚紅欄杆」的悽慘身世。
三、亂世
在樂隊強烈音響的烘托下,柳琴以高難度的夾婦、八度跳、快速演奏技巧等,展示了古戰場「銀瓶乍破水漿迸」、「鐵騎突出刀槍鳴」的大戰場面,情緒起伏跌宕,高潮迭起。
四、遠去
這是主題再現的樂段,樂曲在透明、清澈的泛音中結束。餘音繚繞,意味雋永。
《芬蘭波爾卡》
王惠然改編、配器
波爾卡是十九世紀早期興起於東歐民間的一種快二拍子的圓圈舞。樂曲節奏活潑歡快、天真俏皮,使人感到輕鬆和親切。此曲是根據同名樂曲改編。王紅藝在芬蘭演出時受到觀眾的熱烈歡迎,展示了柳琴演奏外國曲目的特殊魅力。
柳琴、琵琶雙協奏曲《嵩山印象》
王惠然、王紅藝曲
王惠然配器
這是一首採用河南地區的豫劇、民間曲牌和民歌為素材,加以提煉和發展,充分發揮柳琴和琵琶各種技巧的新鮮組合,並以大樂隊的多種多變的藝術手法為基礎創作而成的佳作。採用柳琴、琵琶雙協奏的形式,在我國音樂史上還是第一次。
第一樂章〈嵩山情懷〉
引子部份以人工泛音、琶音、帶弦、歷音、新創造的山口音等手法,勾劃出巍巍嵩山、古剎少林的神態奇觀。慢板以清新純樸的旋律與打、吟、揉、拉等潤飾性手法,抒發了人們對大好河山無比親切的溫馨情懷,散發出濃厚的鄉土氣息。
第二樂章〈少林神功〉
樂曲以夾掃、碼下音(新創手法)、八度大跳、快速換把、複雜的和弦、節奏等高難技巧,與大樂隊的宏大音響交相輝映,表現了少林僧人練武、打鬥、追殺等場面,再現了天下功夫出少林的蓋世無雙的英雄氣概,充滿詼諧、緊張、激越的熱烈氣氛,具有很強的戲劇性。
《歡騰的天山》
王惠然作曲、配器
樂曲採用跳躍奔放的新疆維吾爾族音調為素材,運用高難度的快速演奏等技巧,表現了天山南北一片歡騰、新疆兒女喜慶豐收的熱烈情景。樂曲充分表現了柳琴清脆、明亮剛健的音樂個性,富有鮮明的時代氣息和新疆風格。
《在北京的金山上》
王惠然編曲、配器
樂曲是根據同名歌曲改編,具有濃郁的藏族風格。慢板樂段,柳琴以掃拂全輪的手法奏出激情的主題音調,接著又以長輪和彈挑手法交替奏出抒情的旋律,表現了藏族人民對首都北京的熱愛和敬仰之情。快板部份以豐富多變的節奏和主題的變奏音調,表達出藏族兒女的強悍、剛健、熱情奔放的性格和歡快的情緒。
《雲雀》柳琴與樂隊
羅馬尼亞民間樂曲
王惠然改編/林偉華配器
這是一首著名的羅馬尼亞民間樂曲,經過改編,充分發揮了柳琴高超的快奏技巧。歡快活潑的曲調、變化強烈的節奏、模擬的鳥叫聲,逼真地描繪出雲雀在天空中穿梭雲端、自由翱翔的情景,借以歌頌和熱愛自由、熱愛生活。
《三六》
民間樂曲
王惠然改編、配器
此曲也說是民間流傳極廣的《梅花三弄》,原名為《三落》,全稱應當是《梅花三落》,因「三六」是江南吳語「三落」之諧音,故有此名。樂曲是運用循環變奏構成,旋律流暢活潑,頓挫分明,洋溢著歡樂的情緒。通過柳琴演奏,更突出了輕快、流暢、細膩的江南風格,別有情趣。
《塔吉克舞曲》
王惠然作曲
朱可聖配器
樂曲以歡快的旋律、熱烈多變的節奏,生動地表現了塔吉克民族熱情奔放的性格及歡騰的節日場面,猶如一幅載歌載舞的音樂畫面。
該曲榮獲全國第三屆民族管弦樂展播獨奏曲比賽創作一等獎。王紅藝因演奏此曲而獲「優秀演奏獎」。
《木棉花開》
王惠然作曲
林偉華配器
樂曲採用中國西南邊陲少數民族的特徵音調為素材,以熱烈歡快的節奏、優美動聽的旋律,展現出人們在木棉花開的季節裡,敲鑼打鼓、輕歌漫舞、歡慶佳節的熱烈場面。在慢板的中段,柳琴以特殊演奏技法,模仿獨弦琴的風格,奏出了獨特的韻味。
《野峰飛舞》
里姆斯基‧科薩科夫曲
王惠然改編
這是里姆斯基‧科薩科夫於一九零零年寫成的歌劇《薩爾丹沙皇的故事》中的管弦樂間奏曲,常單獨演奏和被改編成可供各種不同樂器演奏的樂曲。內容描寫一群黃峰正在追逐並襲擊一隻天鵝,王子發現後,立刻營救,並奮力與蜂群搏鬥。最後天鵝變成了美麗的公主,及愛上了王子,並諦結了一段美滿的婚姻。樂曲經過改編後,柳琴充分發揮其快速換把的特性、絕倫的技巧,以飛速演奏的優勢,一氣呵成地將音樂形象更生動逼真地展現。
《銀湖金波》
王惠然作曲、配器
作者於一九六零年為配合柳琴改革,創作出柳琴獨奏的「第一曲」。樂曲的快板以熱烈歡快的節奏、華麗優美的旋律表現出人們敲鑼打鼓、紛紛湧向水庫、觀看放水開閘的激動人心的場面。中段慢板,時而抒情纏綿,時而流水叮咚,時而抒情昂揚,抒發了人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第三段為再現發展樂段。樂曲在柳琴的夾婦、快奏及樂隊的烘托下,在高潮中結束。
《我們永遠在一起》
王惠然編曲、配器
樂曲是根據巴基斯坦電影《生命》的插曲改編而成。內容充滿了人間親情的歡樂、依戀和幸福,具有濃郁的南亞風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