衛仲樂演奏曲集 音樂藝術七十年紀念集(2CD)
Traditional Instrumental Pieces of WEI Chung-Ioh
CD I
琵琶部份
-
陽春曲 3:39
-
十面埋伏 10:21
-
青蓮樂府 6:13
-
歌舞引 3:31
-
飛花點翠 3:33
-
霸王卸甲 10:30
-
春江花月夜 10:02
-
塞上曲 9:32
-
大浪淘沙 4:08
-
月兒高 11:44
CD II
古琴部份
-
醉漁唱晚 3:25
-
流水操 9:11
-
平沙落雁3:51
-
梅花三弄 7:27
-
長門怨 4:41
-
普庵咒 5:52
-
陽關三疊 3:39
二胡部份
-
苦悶之謳 3:17
-
月夜 6:04
-
病中吟 3:22
簫部份
-
妝台秋思 3:06
笛部份
-
鷓鴣飛 3:34
器樂合奏部份
-
走馬 4:07
琵琶:衛仲樂
簫:孫裕德
二胡:陳永祿
(附錄:實況及原錄)
-
流水操 6:06
編曲:衛仲樂
指揮:夏飛雲
演奏:上海音樂學院民樂系教師
-
塞上曲 3:06
聶耳報題
-
陽關三疊 3:18
聶耳報題
數碼處理歷史性錄音 Digitally Remastered Historical Recordings
前言
在我國的民族民間音樂發展歷程中,要具體地尋出其起源,哪怕要聯繫到人類存在的歷史上;但明顯地標誌著系統性的開端,則可上溯到本世紀二十年代,在這期間不少的開拓者及先驅們,曾努力不懈地奠定了我國現代音樂的基業。
我們選編這個專集就是為了對衛仲樂教授這位樂壇老將表示無限的敬意!至今在過往的七十年中,衛教授始終不渝地從演出推廣乃至培育後代作出了功不可沒的成績,他的演奏藝術在我國的民族民間音樂園地中發出了璀燦的星光。
本專集的音源及資料都是衛教授數十年保存下來的珍貴藏品,尤以音源更是三十年代到六十年代的錄音,是永不復得的藝術珍品;畢竟這些都是早年的製作,在質量及保存方面經過這麼多年頭的留存及使用,難免發生磨損及噪音的現象,我們運用科學的技術將它們處理及修飾,使之重新煥發光彩,為大家欣賞衛教授的演奏藝術提供方便及提高可聽程度。
我們謹以此專集祝賀衛仲樂教授晉壽九秩及七十年音樂藝術繼續發放光芒,並感謝衛教授為我們提供珍貴的音源資料及編輯上的指導;那些曾對本集關心及提供出寶貴意見的人士,我們都在此一一致以深切的謝意!
音響之部
CD I
《陽春曲》
古曲
琵琶獨奏:衛仲樂 CD I (1)
《十面埋伏》
古曲
琵琶獨奏:衛仲樂 CD I (2)
《青蓮樂府》
古曲
琵琶獨奏:衛仲樂 CD I (3)
《歌舞引》
劉天華作曲
琵琶獨奏:衛仲樂 CD I (4)
《飛花點翠》
瀛洲古調
琵琶獨奏:衛仲樂 CD I (5)
《霸王卸甲》
古曲
琵琶獨奏:衛仲樂 CD I (6)
《春江花月夜》
古曲
柳堯章等改編
琵琶獨奏:衛仲樂 CD I (7)
《塞上曲》
古曲
琵琶獨奏:衛仲樂 CD I (8) CD II (15)
《大浪淘沙》
華彥鈞作曲
琵琶獨奏:衛仲樂 CD I (9)
《月兒高》
古曲
琵琶獨奏:衛仲樂 CD I (10)
CD II
《醉漁唱晚》
張孔山傳譜
古琴獨奏:衛仲樂 CD II (1)
《流水操》
琴硯齋藏譜
古琴獨奏:衛仲樂 CD II (2)
民樂合奏:上海音樂學院民樂系教師
編曲:衛仲樂
指揮:夏飛雲 CDII (14)
《平沙落雁》
古音正宗
古琴獨奏:衛仲樂 CD II (3)
琴曲中亦有以《雁落平沙》為名,琴家簡稱此曲為《平沙》,至於作者則眾說不一,有謂唐代陳子昂、宋代毛敏仲、明代朱權等,皆未有所證。曲譜最早見於一六三四年的《古音正宗》,自刊出後深受各派琴家喜愛,廣泛流傳,版本繁多,是傳譜最多的琴曲之一。曲情是取清秋寥落之意、鴻雁飛鳴來寫秋天的景物;取秋高氣爽、風靜沙平、雲程萬里、天際飛鳴,借鴻鵠之遠志,寫逸士之心胸。
《梅花三弄》
蕉庵琴譜
古琴獨奏:衛仲樂 CD II (4)
曲譜最早見於明代《神奇秘譜》,共分十段,其中有五個合尾段落,比喻梅花之開五瓣;又有主題在三個不同音區出現,是為三弄;故有《梅花三弄》之稱。衛仲樂演奏譜是廣陵派琴家常奏的《老梅花》譜。曲譜的名稱與曲趣原無相關之處,後人因其名而附會為晉代桓伊之笛曲《梅花曲》,用以表現梅花高潔安祥的靜態,曲調急促處像梅花不畏嚴寒、迎風搖曳的動態。
《長門怨》
梅庵琴譜
古琴獨奏:衛仲樂 CD II (5)
漢代的相和歌中有《長門怨》之曲名,其題材表現陳皇后阿嬌被漢武帝冷落在長門宮時的哀怨心情。近代流行的同名琴曲在《梅庵琴譜》中刊出,具有山東地方音樂的風格,可能是後人按其意而擬作,是諸城琴派的代表曲目之一。
《普庵咒》
天聞閣琴譜
古琴獨奏:衛仲樂 CD II (6)
琴譜最早見於明末《三教聲琴譜》,又名《釋談章》;據佛學大辭典:“普庵為臨濟十二世之孫,牧庵忠禪師之法嗣,名印肅,號普庵,宋孝宗乾道五年入寂。"按琴譜旁之梵字母漢譯,疑為普庵禪師之咒語,後人以律調擬之,以助學習梵文發音;其後曲調漸次脫離文本,成為一首完整的古琴獨奏曲。故今流傳的琴譜有二;一為有辭者,即普庵印肅禪師之咒語;另一無辭者,專寫鐘磬鐃鈸唱讚之聲,聽之不啻魚山聞梵。
《陽關三疊》
琴學入門
古琴獨奏:衛仲樂 CD II (7); (16)
此曲又名《陽關曲》,最早見於《浙音釋字琴譜》,以唐代王維《送元平之安西》詩為主題,該詩曾被譜寫成《渭城曲》,並收入在《伊州大曲》中,全曲分三大段,用一個基本曲調作變化反覆,疊唱三次,因歌詞中有“西出陽關無故人”句,所以有《陽關三疊》之名;後被譜成琴歌流傳至今,也有去其辭,單獨由琴來演奏。衛仲樂的演奏特別強調將詩中依依借別的真摯感情,作了深刻入微的表現。
《苦悶之謳》
劉天華作曲
二胡獨奏:衛仲樂 CD II (8)
《月夜》
劉天華作曲
二胡獨奏:衛仲樂 CD II (9)
《病中吟》
劉天華作曲
二胡獨奏:衛仲樂 CD II (10)
《妝台秋思》
古曲
簫獨奏:衛仲樂 CD II (11)
《鷓鴣飛》
湖南民間樂曲
笛獨奏:衛仲樂 CD II (12)
《走馬》
呂文成作曲
琵琶:衛仲樂
洞簫:孫裕德
二胡:陳永祿 CD II (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