狀元榜 九五年國際民族器樂大賽全部項目冠軍演奏集
Announcing the Champions | Collection of Performances by Champions in the International Chinese Music Competition 1995
-
《塔吉古舞曲》Dance Tune of Tajik 3:24
王紅藝 WANG Hong-yi
-
《月芽五更》 Crescent before Dawn 5:34
沈誠 SHEN Cheng
-
《採茶曲》 Gathering Tea Leaves 4:30
王中山 WANG Zhong-shan
-
《鷓鴣飛》 The Flying Partridge 7:40
戴亞 DAI Ya
-
《睡蓮》 Sleeping Lotus 6:09
劉波 LIU Bo
-
《大起板》 Grand Overture 4:45
包鍵 BAO Jian
-
《昭君怨》 Misery of Lady Zhao-jun 6:40
張高翔 ZHANG Gao-xiang
-
《第一二胡狂想曲》 Erhu Rhapsody No.1 10:13
朱霖 ZHU Lin
-
《飛花點翠》 Flowers Falling in the Green 6:05
楊靖 YANG Jing
-
《豫調》 Tune from Yu 3:35
侯彥秋 HOU Yan-qiu
-
《十八板》 Pattern of Eighteen 3:45
黃桂芳 HUANG Gui-fang
-
《鄉敘》 A Folk Gathering 6:38
李光陸 LI Guang-lu
一九九五年國際中國民族器樂獨奏大賽冠軍榜
柳琴組一等獎:王紅藝
板胡組一等獎:沈誠
古箏組一等獎:王中山
笛子組一等獎:戴亞
阮組一等獎:劉波
管子組一等獎:包鍵
揚琴組一等獎:張高翔
二胡組一等獎:朱霖、李阿平
琵琶組一等獎:楊靖
嗩吶組一等獎:侯彥秋
三弦組一等獎:黃桂芳
笙組一等獎:李光陸
本輯為全部項目冠軍演奏集,相同項目者衹選其一。
《塔吉克舞曲》柳琴獨奏
王惠然作曲
朱可聖配器
樂曲以歡快的旋律、熱烈多變的節奏,生動地表現了塔吉克民族熱情奔放的性格及歡騰的節日場面,猶如一幅載歌載舞的音樂畫面。該曲榮獲全國第三屆民族管弦樂展播獨奏曲比賽創作一等獎。王紅藝因演奏此曲而獲「優秀演奏獎」。
《月芽五更》板胡獨奏
東北民歌
劉明源編曲
此曲是以流傳較廣的兩首東北民歌《月芽五更》及《瞧情郎》編寫而成。樂曲委婉、含蓄、嬌俏、明朗、細膩,慢而不憂,細而不燥。
沈誠,少年時代學習二胡,十二歲始隨陝西名家學習板胡。一九八六年畢業於西安音樂學院民樂系。一九八八年考入中國音樂學院,師從中國弓弦樂器演奏大師劉明源教授,讀研究生。一九九零年畢業,是中國第一位板胡碩士畢業生。
他還隨中國名家潛心學習京胡、高胡等樂器,也具有一定造詣。除演奏之外,對中國板胡的發展與現狀進行了悉心的考查與理論性的研究,在其〈中國板面拉弦樂器〉學術論文中提出了他的理解與觀點,受到行家的好評。他又研讀中國器樂作曲技法,創作板胡協奏曲《桑梓》等作品。多年來,他參加了大量的演出活動,為國內外唱片社錄製了大量的唱片磁帶。一九八七年獲全國廣東音樂比賽二等獎(任高胡領銜演奏)。一九九五年獲國際中國民族器樂獨奏大賽板胡第一名。
《採茶曲》古箏獨奏
趙曼琴編曲
根據江西民歌改編而成。樂曲以輕快、流暢的旋律描繪了祖國秀麗的大好河山,以及採茶姑娘載歌載舞地採茶時的歡樂情景;是作者七十年代大量運用指序技法創作的一首代表性作品。在這首作品中,左右手無名指的頻繁使用,標誌著古箏常規的大、中、食指交替演奏的程式,被創造性地突破。
王中山,自幼習箏,曾得到十數位民間箏家的指導,有深厚的河南箏曲基礎。一九八一年考入南陽藝術學校,隨著名箏家趙曼琴先生學習。一九八六年他以其全新的高難度技法首演了《打虎上山》以及《井崗山上太陽紅》等箏曲,轟動了中國首屆古箏交流會,受到海內外同仁注目。其後考入中國音樂學院,師從著名教育家李婉芬教授。一九八九年參加「ART」杯中國樂器國際比賽,在青年專業組決賽中獲獎。一九九五年國際中國民族器樂獨奏大賽中,以其精湛的技藝獲得了古箏項目的第一名。在古箏演奏技法上,他有許多新的創意,如開拓性地運用了左右手輪指、彈輪等技巧,豐富了箏的表現力。
《鷓鴣飛》笛子獨奏
湖南民間樂曲
趙松庭傳譜
這首樂曲原是流行在湖南的一首民間樂曲,後被笛子演奏家趙松庭進行加工和改編,成為一首廣泛流傳的笛子獨奏曲。樂曲形象地描繪了鷓鴣鳥從起飛前的準備到翱翔天空、婀娜多姿的各種形態。人們通過對鷓鴣鳥的觀察,寄托著人們對自由、對美好生活的追求和嚮往。
戴亞,七歲開始吹笛。九歲起師從著名笛子演奏家、教育家趙松庭先生。一九七七年考入浙江省藝術學校。一九八一年在杭州「西湖之春」笛子比賽中獲第一名。一九八二年分配至杭州歌舞團任獨奏演員。一九八六年考入中央音樂學院,先後師從著名笛子演奏家曾永清、劉管樂先生;一九九零年畢業,留校任教。曾於一九八九年四月獲全國首屆民族器樂電視大獎賽笛子第一名;於一九九五年五月獲國際中國民族器樂獨奏大賽笛子第一名;一九九五年六月獲台北第三屆民族器樂協奏大賽笛子第一名;是全國唯一一位笛子大賽三連冠的獲得者。
《睡蓮》大阮獨奏
林吉良曲
周成龍改編
樂曲以清新淡雅的手法勾劃出蓮花端莊、文雅的氣質,藉以抒發出作者淡泊名利、追求自我的心境。此曲充分地發揮了大阮本身的音色及左手之揉、吟的技巧,很好地表達出這首樂曲的情感。
劉波,一九八二年以專業考試第一名的優秀成績被破格錄取成為上海音樂學院第一個阮專業學生。一九八六年四月在上海舉辦了首次阮專業個人獨奏音樂會。一九八六年於上海音樂學院畢業後,進入上海民族樂團工作。一九九○年在首屆上海國際藝術節上獲「文學藝術花冠獎新人獎」。一九九一年和一九九三年分別在第十四屆、第十五屆「上海之春」音樂會中再次獲獎。一九九五年國際中國民族器樂獨奏大賽中,獲得阮組第一名(金獎)。
《大起板》管子獨奏
河南民間樂曲
胡志厚編曲
此曲為河南戲曲的鬧場音樂,現改編為管子演奏。樂曲熱情、奔放、地方氣味濃郁。
包鍵,一九七六至一九八六年在中央音樂學院附中及民樂系學習,獲學士學位,師從著名管子演奏家、教育家胡志厚教授。畢業後留校任教,現任中央音樂學院講師、該院民族室內樂團成員。一九九四年應香港市政局之邀出席第十五屆亞洲藝術節。一九九五年獲北京國際中國器樂獨奏大賽管子第一名。曾隨中央音樂學院民族室內樂團、中國佛教樂團、中央歌劇院等團體先後出訪德國、意大利、芬蘭、法國、瑞士、新加坡等十幾個國家和地區演出,被譽為「來自東方的神樂」。
《昭君怨》揚琴獨奏
廣東古曲
此曲的創作年代不可考,但最晚在清未以前已經出現此曲。漢元帝時,單于南侵,朝廷不敵外患,遂用毛延壽之計,將昭君(王嬙)出塞和親。曲調寫昭君和番的悲哀情懷。這是一首流傳很廣的優秀廣東古曲。
張高翔,自幼隨名家學習潮州音樂、廣東音樂,具有深厚的民間音樂功底。一九八八年畢業於中央音樂學院。現為中國廣播民族樂團獨奏演員、首席揚琴。一九八七年獲首屆全國廣東音樂邀請賽一等獎。一九九五年榮獲國際中國民族器樂獨奏大賽揚琴組金獎。一九九一年應邀赴蔔萄牙參加國際音樂節,舉辦獨奏、重奏音樂會。一九九二、一九九四年兩度應邀參加澳門國際音樂節;同年隨中國音樂家代表團赴菲律賓作友好訪問演出。一九九五年應邀赴日本,舉辦獨奏、重奏音樂會,同時應邀與澳門中樂團合作演出,並舉辦揚琴講座;同年,隨「中國音樂家小組」赴歐洲巡迴演出。此外,還曾先後隨團出訪新加坡、香港及台灣等國家和地區。
《第一二胡狂想曲》二胡獨奏
王建民曲
此曲是根據雲南少數民族音樂的風格創作的。樂曲採用單樂章多段體的形式,通過大小三度和弦的交替運用以及不同主題音調的發展變化,展現了美麗的西雙版納風光及雲南邊寨的風土人情。那幽深的原始森林、神秘的林間景象、那優美的舞姿及馬馴悍的音樂形象,無不生動地表現了作者對那一片深情的土地和對美好生活的無限眷戀及熱愛。
樂曲充分發揮了二胡的演奏技巧,為進一步擴展二胡的表現、謳歌現代生活邁出了新的一步。
朱霖,六歲開始學習二胡。七歲入南京小紅花藝術團。一九八一年畢業於南京藝術小學;同年考入中國音樂學院附中,隨蔣青、李大仲、劉長福等老師學習。八七年附中畢業後,考入中國音樂學院深造,師從安如礪老師,同時隨劉明源老師學習廣東音樂。一九九一年畢業,並考入中央民族樂團任演奏員至今。曾於一九九零年在北京音樂廳開個人獨奏音樂會。於一九九三年、一九九五年獲全國民族器樂比賽一等獎、國際民族器樂比賽一等獎。曾出訪過日本、台灣、香港、南斯拉夫等國家和地區。
《飛花點翠》琵琶獨奏
古曲
樂曲旋律清新秀麗,風格古樸。解題有兩種:一為飛花散在芳草上,表現出春意正濃;二為雪花映松柏、松柏傲飛雪的意境。
楊靖,六歲在其父劉時本的啟蒙下開始學習柳琴,十歲時從遊於湖北各琵琶名家。一九七七年考入武漢音樂學院附中,師從周謙副教授。一九八二年秋,她以優異的成績考入中國音樂學院器樂系本科,師從當代名琵琶大師劉德海教授學習四年。一九八六年大學本科畢業,以優異成績被推薦為免試碩士研究生。一九八六年到一九八八年間,在導師劉德海教授的指導下,對琵琶演奏藝術、理論研究等方面進行認真的研讀,撰寫了〈琵琶演奏—理性把握及再創造〉學術論文。一九八八年舉辦個人畢業音樂會;通過畢業論文答辯,獲文學音樂表演碩士學位,並留校任教。一九八零年舉行的「上海之春」全國琵琶比賽中,年僅十五歲的小楊靖榮獲二等獎。一九八二年春在全國民族器樂觀摩比賽中榮獲總名次第二、琵琶演奏第一名的佳績,並獲得了優秀表演獎。一九八九年夏在「ART」杯民樂國際比賽中獲琵琶二等獎。一九九三年參加「二十世紀華人音樂經典作品」音樂會的演出。一九九五年五月在國際中國民族器樂獨奏大賽中再次奪魁,榮獲一等獎。
《豫調》嗩吶獨奏
胡海泉編曲
中國人民唱著他們喜歡的調子,來慶祝豐收的喜悅。
候彥秋,在父母的薰陶下,九歲時開始學習嗩吶。十二歲考入中國音樂學院,現已是中國音樂學院的一名青年教師。她經常被邀參加電影、電視以及電台的音樂錄音工作,同時還應邀到世界許多國家和地區作訪問演出,並受到了各國人民的一致歡迎和好評。一九九五年榮獲北京國際中國民族器樂獨奏大賽嗩吶第一名。
《十八板》三弦獨奏
河南板頭曲
張念冰改編
樂曲乃作者根據河南板頭曲改編而成。當中運用了大量的河南鄉情音調,細膩又豪放,具有濃郁的鄉土韻味。
黃桂芳,十四歲考入中央音樂學院附中;畢業後升入中國音樂學院,師從三弦名家蕭劍聲,專攻三弦演奏。一九八二年後多次於全國民族樂器比賽中獲獎,更榮獲一九九五年國際中國民族器樂獨奏大賽三弦項目的第一名。她曾隨女子彈撥樂團「五朵金花」及中國藝術家代表團等出訪過世界多個國家和地區,並獲得各地觀眾的讚賞。
《鄉敘》笙獨奏
張福全、李光陸曲
飛身戀舊林,游子思故鄉,今日重見故鄉人,百感交集喜淚成行,說不完的心裡話,敘不盡的離別情,鄉茗美酒千杯少,醉裡更覺鄉情濃。
李光陸,七歲開始學習笙、笛、嗩吶,被稱為「音樂神童」。一九七五年考入中央音樂學院附中。一九八三年在中國音樂學院完成大學學業,並舉行了專場獨奏、協奏音樂會。留校任教後,繼續師從張之良先生深造,還得到過許多國內名家的指教。經過數年寒窗,他熟練掌握了多種笙的演奏風格。他曾出訪十九個國家和地區,錄製了數十種專輯盒帶和激光唱片。在九五年國際中國民族器樂獨奏大賽中獲笙專業金獎(第一名),又在九六韓國國際管樂藝術大賽中獲最佳演奏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