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德允 古琴藝術(2CD)
TSAR Teh-yun | The Art of Qin Music
Disc 1
-
古琴吟 1:02
Guqin Yin (Song of the Qin)
-
慨古引 2:11
Gaigu Yin (Lamenting the Past)
-
關山月 1:48
Guanshan Yue (Moon over the Mountain Pass)
-
湘江怨 2:35
Xiangjiang Yuan (Sorrow over River Xiang)
-
良宵引 2:30
Liangxiao Yin (Tune for a Pleasant Evening)
-
玉樓春曉 1:58
Yulou Chunxiao (Spring Dawn over the Jade Pavilion)
-
精忠詞 1:07
Jingzong Ci (Song of Steadfast Loyalty)
-
陽關三疊 3:28
Yangguan Sandie (Parting at Yangguan)
-
普庵咒 8:23
Pu’an Zou (Incantation of Buddhist Priest Pu-an)
-
平沙落雁 5:47
Pingsha Luoyan (Wild Geese Landing on Sand)
-
梧葉舞秋風 3:40
Wuye Wu Qiufeng (Parasol Leaves Dancing in the Autumn Wind)
-
長門怨 3:57
Changmen Yuan (Sorrow in Changmen Palace)
-
梅花三弄 8:06
Meihua Sannong (Three Variations on the Theme “Plum-blossoms”)
-
憶故人 5:33
Yi Guren (Thinking of an Old Friend)
-
漁樵問答 8:20
Yuqiao Wenda (Dialogue between the Fisherman and the Woodcutter)
Disc 2
-
醉漁唱晚 3:18
Zuiyu Changwan (Evening Song of a Drunken Fisherman)
-
平沙落雁 3:49
Pingsha Luoyan (Wild Geese Landing on Sand)
-
水仙操 6:15
Shuixian Cao (Water Immortal)
-
龍翔操 4:17
Longxiang Cao (Soaring Dragon)
-
瀟湘水雲 10:03
Xiaoxiang Shuiyun (Mist and Cloud over the Rivers Xiao and Xiang)
-
陽春 7:47
Yangchun (Sunny Spring)
-
胡笳十八拍 11:45
Hujia Shibapai (The Eighteen Variations for the Barbarian Horn)
附錄:沈草農演奏 Performed by SHEN Cao-nong
-
平沙落雁 4:16
Pingsha Luoyan (Wild Geese Landing on Sand)
-
秋塞吟 5:01
Qiusai Yin (Song of the Frontier Fort in Autumn)
-
漁樵問答 8:38
Yuqiao Wenda (Dialogue between the Fisherman and the Woodcutter)
數碼處理歷史性錄音 Digitally Remastered Historical Recordings
德允女史生平略述
德愔琴社整理
女史生於浙江湖州市,少居上海,天資聰敏,幼為傳統詩禮家風所薰沐,復因近代學制改革而得新知識之洗禮,於文學、書法、音樂皆早見慧悟。三十年代,戰亂頻仍,社會動盪不安,前後十餘年,女士於生活上雖兼顧工作家庭,仍不棄詩書,尤且潛心琴學,師承蕭山琴家沈草農先生(1891-1972)。沈氏學琴於裴介卿,居上海時與今虞彭子卿、查阜西、張子謙、姚丙炎諸先輩同遊,曾於一九六一年與查阜西、張子謙合編《古琴初階》(音樂出版社),旁及詩詞書法,皆所擅長,傳世有《珍霞閣詩草初稿》及《珍霞閣詞稿》。
時局益亂,輾轉流寓香港。然雖世道屢變,其於藝術之精誠則始終不二,淡泊自守,以一人之力傳道授琴,不獨體現文人藝術家之高尚品質,更悉力於傳統文化之存微繼絕,為五十年本地文化譜下不一般之樂章。
五十年代初,女史活躍於香港南北薈集之文藝界,經常出席詩書畫琴雅集,作品發表於華僑日報文教版,與當時詩壇張紉詩、徐文鏡酬唱,亦以書法娟秀知名,一九五七年繕寫徐文鏡《西湖百憶》詩稿,並為作跋。同遊友好包括學界饒宗頤,書畫界趙鶴琴、蔡佩芝、蕭立聲、周士心伉儷,文化界姚克、徐亮之、吳因明,琴家吳純白、徐文鏡、吳宗漢夫婦,琵琶手呂振原及琴僧月溪法師。女史固能琴,兼善雅簫、崑曲,常為名家作品題字賦詩,徐文鏡許為「琴中之禪,詞中之仙,字中之米顛」,曾有詩曰:「書顛詞史亦琴禪,君是人間女謫仙,閒爇鑪香揮一曲,瀟湘雲水欲忘年」。期間在古琴研究方面,則專注於整理舊曲包括《陽春》、《龍翔操》、《流水》、《醉漁唱晚》、《平沙落雁》二首,並自行打譜《漁歌》、《胡笳十八拍》等,以《瀟湘水雲》最為精練。
五十年代後期,應邀出席文教界及大學主辦之公開活動,在國樂演奏會、古典音樂會中演奏古琴,並為長城影片公司電影一九五一年之《孽海花》及一九五三年之《絕代佳人》編奏古琴配樂。
六十年代,積極推廣古琴,培育新一代本地泛川琴人。其時學琴者有潘重規教授、唐君毅夫人、張世彬先生。常應邀出席學界及新亞國樂會之演奏合會。
七八十年代,獨力擔負大量授琴工作,學生先有屈志仁、盛孝沛、胡菊人、劉楚華、郭茂基、黃繼昌、張麗真、李衛娜,繼有葉明媚、榮鴻曾、林萃菁、趙如蘭、蘇思棣、周熙玲、顧蕙曼、謝俊仁、劉文蘭、衛庭新、黃樹志、黃梁麗雲等。鼓勵及指導門生古琴演出,自是本地古琴界捨文人雅集而外,並開公眾演出之風,門人在香港大會堂、香港藝術中心及香港大專會堂等場地,以音樂會形式作古琴專場演奏。
九十年代,授琴不輟,期間學生有潘振華、沈興順、伍啟天。
老人跨越世紀,耳聽聰敏,指腕柔韌,勁力依舊,左右撫弄,動如脫兔,婉若游龍,雍容優雅,風度當年,記譜尤其精熟流暢,隨意拈出,一氣呵成,出入化境。諸生瞻之在前,忽焉在後,雖欲趨隨,莫由也已。
本集選老師在七十至八十年代家居錄音廿二首。另草農先生一九五六年之錄音三首,原藏北京音樂研究所,今同編入集。兩代師承,其間有心法妙傳之跡,善聽者參合《愔愔室琴譜》,自能得之。
琴曲說明
《古琴吟》 CDI 1
《琴學入門》(一八六四年)。七十年代末錄音。
抒情入門小品。原譜註云:昔蘇子瞻宿靈隱山房,夜半聞女子歌,跡之至牆下而歿,明日掘之獲古琴一張,如歌而作此曲。
《慨古引》 CDI 2
七十年代末錄音。
原為有辭小曲,旋律變化細緻,起伏有情。蓋寫以今追昔,感興傷懷之意。
《關山月》 CDI 3
沈草農授,《梅庵琴譜》(一九三一年)。七十年代末錄音。
初見於《龍吟觀琴譜》(一七九九年),或云由山東民歌改編而成,自刊梅庵譜後,流傳甚廣。
《湘江怨》 CDI 4
閩派盧氏本。七十年代末錄音。
初見於《謝琳太古遺音》(一五一一年),原名《湘妃怨》或《二妃思舜》,以後續見於多本琴譜,曲中樂句委婉舒徐,如縷述遠古傳說之民間歌謠。
《良宵引》 CDI 5
七十年代末錄音。
初刊於《松絃館琴譜》(一六一四年),以後傳習不衰。全曲安徐舒暢,如靜夜晤對良朋之意。
《玉樓春曉》 CDI 6
沈草農授,《梅庵琴譜》(一九三一年)。七十年代末錄音。
原譜謂曲調輕鬆流轉,不同凡響,頗有春眠初醒、惺忪欲醉之意。
《精忠詞》 CDI 7
《治心齋琴學練要》(一七三九年),張子謙、樊伯炎打譜。一九八九年九月十七日錄音。
原譜王善後記云:此詞乃岳武穆所作,其精忠正大之心、英雄壯烈之句,可與日月並輝,余敬寫于絃徽,以興仰企之思。
《陽關三疊》 CDI 8
沈草農授。《琴學入門》(一八六七年)。七十年代末錄音。
初見於《浙音釋字琴譜》(一四九一年);由唐‧王維詩《送元二使安西》發展而成。
其後版本甚多,長短不一。近人多據《琴學入門》所載祝桐君傳本演奏。
據云唐人送別,每唱此什。其法,先唱七言,次除上二字,唱五言,又除上四字,唱三言,一步急一步,故曰三疊也。細聆本曲,似猶有唐人一步急一步之意。
《普安咒》(普庵咒) CDI 9
沈草農授。近代莊劍丞《栩齋琴譜》。七十年代末錄音。
初刊於明末《三教同聲琴譜》(一五九二年),原名《釋談章》,內附梵語曲辭,起首曰:「南無普庵祖師菩薩」,末段又云:「普庵到此百無禁忌」。其後流傳發展,分成《釋談章》及《普庵咒》二曲。原註云:此佛曲也,琴譜流傳有二,一有辭即普安禪師之咒語,一無辭專寫鐘磬鐃鈸唱讚之聲,聽之不啻魚山聞梵,今所奏者是也。
《平沙落雁》 CDI 10
沈草農授,《蕉庵琴譜》(一八六八年)。七十年代末錄音。
作者傳說不一,樂譜則初見於明末《古音正宗》(一六三四年),是近三百年最廣泛流傳的琴曲,後衍變成多種彈法,不同譜本累積有近百種之多。《天聞閣琴譜》(一八七六年)解題說:「蓋取其秋高氣爽,風靜沙平,雲程萬里,天際飛鳴。借鴻鵠之遠志,寫逸士之心胸者也。」
《梧葉舞秋風》 CDI 11
沈草農授,《琴學心聲諧譜》(一六六七年)。七十年代末錄音。
全曲旋律細緻曲折,疏密呼應,蓋寫秋意蕭颯,靜聽桐葉搖落之意。
《長門怨》 CDI 12
沈草農授,《梅庵琴譜》(一九三一年)。八十年代末錄音。
漢武帝時陳皇后失寵,退居長門宮。後得司馬相如為其寫《長門賦》,感動漢帝,二人遂告和好。後人擬其意作《長門怨》,描寫陳皇后寂居長門宮之情。
《梅花三弄》 CDI 13
沈草農授,《春草堂琴譜》(一七四四年)。七十年代末錄音。
原為笛曲,晉代桓伊以吹是曲知名,後經唐人改編為琴曲,長期為琴人所愛好。又名《梅花引》,與宋曲牌命名相同。詠寫梅花高潔清幽的風致;三弄,原指笛吹有三弄之調,入於琴曲,則指曲中的泛音樂段出現三次,取泛音音色之清爽飄逸,並有重複對襯的效果。
《憶故人》 CDI 14
沈草農授,近代彭祉卿傳譜,《今虞琴刊》本(一九三七年)。七十年代末錄音。
亦名《山中思故人》,曲調委婉,情蘊深刻,是近五十年琴人所愛好的曲調。
《漁樵問答》 CDI 15
沈草農授,《琴學叢書》(一九一一年)。七十年代末錄音。
是曲初見於《杏莊太音續譜》(一五六○年),題旨與《欸乃》近似而曲調不同,樂曲強調漁樵問答對話效果。近代《琴學初津》云:「曲意深長,神情灑脫,而山之巍巍、水之洋洋、櫓聲之欸乃,隱隱於指下,迨至問答之段,令人有山林之想。」
《漁樵問答》 CDII 1
近代衛仲樂傳譜。七十年代末錄音。
全曲由徐緩起調,中段如縱聲高歌,淋漓痛快,曲終則遏然而止。實有嘯傲煙雲,醉鄉酣美之意。
《平沙落雁》 CDII 2
沈草農授,裴介卿傳譜。七十年代末錄音。
各本《平沙落雁》中,以此本帶較強動感,圓融流暢之旋律中,時兼頓挫變化,自有其獨特韻味。
《水仙操》 CDII 3
沈草農授,裴介卿傳譜。一九八零年八月錄音。
《樂府解題》:「伯牙學鼓琴於成連先生,三年不成,至於精神寂寞,情志專一,尚未能也。成連云,吾師方子春在東海中,能移人情。乃與伯牙至蓬萊山,留伯牙曰,吾將迎吾師。刺船而去,旬時不返。伯牙近望無人,但聞海水汨沒漰澌之聲;山林窅冥,群鳥悲號,愴然嘆曰,先生將移我情!乃援琴而歌之,曲終,成連刺船而還,伯牙遂為天下妙手。」
《龍翔操》 CDII 4
沈草農授,張子謙傳譜。七十年代末錄音。
曲譜初見於《澄鑒堂琴譜》(一六八六年),與明代傳譜中的神化曲及秋水大同小異。全曲通體跌宕,結構緊湊,細密之處如快駒過隙,稍縱即逝,奔放處如天馬行空飄然灑脫,若有忘形遺骸之意。節奏自由,全曲在板拍有無之間,而始終一氣呵成,是一首優美的散文詩。
《瀟湘水雲》 CDII 5
沈草農授,《自遠堂琴譜》(一八○二年)。一九八零年八月錄音。
南宋琴家郭楚望作品。《神奇祕譜》:「先生永嘉人,每欲望九嶷為瀟湘之雲所蔽,以寓惓惓之意也。然水雲之為曲,有悠揚自得之趣,扁舟五湖之志。」全曲是一幅波光蕩漾、雲影交織的山水圖。
《陽春》 CDII 6
沈草農授,《誠一堂琴譜》(一七○五年)。八十年代錄音。
全曲沖和雅澹,韻致高逸。《神奇秘譜》中《白雪》解題謂:「陽春取萬物知春、和風淡蕩之意。」
《胡笳十八拍》 CDII 7
《五知齋琴譜》(一七二二年)。一九八七年一月十八日錄音。
是曲指法多變,音節奇特,纏綿往復,哀怨感,誠如原譜所云:「篇中如泣如訴,如怨如慕,為古今之離別調也。」
以上琴曲次序依《愔愔室琴譜》,小曲居前,大曲殿後。
錄音均為日常家居收錄,間帶外間雜響。為存其真,儘量少作調整。
附:沈草農一九五六年錄音
《平沙落雁》 CDII 8
裴介卿傳譜。
本曲與《秋塞吟》均由裴介卿傳授。沈草農《珍霞》詩中有句云:「昔年浪跡客荊襄,秋塞平沙初受譜,船唇驢背幾風霜,操縵漸知甘與苦。」
《秋塞吟》 CDII 9
裴介卿傳譜。
題解見前《水仙操》。
《漁樵問答》 CDII 10
《琴學叢書》(一九一一年)。
此曲蓋得自彭社卿。癸巳年嘗有詩云:「長操從來不易彈,短歌精簡亦艱難,漁樵此譜稍殊俗,努力前頭十八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