洞簫及長笛演奏家 黃呈權紀念專輯
In Memory of Dr. C.K. Wong Flutist
黃呈權醫生的長笛和洞簫演奏在1960年代香港首屈一指,在當年香港國樂發展中亦舉足輕重。他發掘及編寫洞簫演奏資料,引進西洋長笛形式風格及技法,創新洞簫演奏風格,對洞簫的改良大有貢獻。黃醫生於1967年一月,因中風而病逝。我們經二十多年時間,搜集得黃醫生當年的部分錄音,特別輯錄成這個紀念專輯。
-
河畔春光 By the River in Spring 8’04”
-
鳥語 Bird Song 5’53”
-
幽思 Meditation 6’05”
-
月兒高 The Rising Moon 10’04”
-
二泉映月 Moonlight on Double Spring 5’37”
-
漁舟唱晚 Fisherman’s Nocturne 6’06”
-
錦春羅 Spring Brocades 6’00”
-
江河水 River Water 6’27”
-
春江花月夜 Moonlit Night on Spring River 10’09”
-
關山月 Frontier Moon 2’27”
-
平湖秋月 Autumn Moon in Placid Lake 4’16”
數碼處理歷史性錄音 Digitally Remastered Recording
前言
黃呈權醫生是香港樂壇上備受尊敬的前輩,是一位著名的洞簫和西洋長笛演奏家。在1960年代,他對本地樂壇的影響尤為重要。可惜他在1967年初,正值他的音樂事業最高峰時離我們而去,他的簫聲於是成了絕響。為紀念這位可敬的前輩,我們花了二十多年時間,搜集得他當年的部分錄音。這些錄音多為實況錄音,且保存欠當,經最新科技修復後,處理成為可聽的錄音資料,輯錄成這個專輯,讓黃醫生的精彩演奏,重新在人間流傳。
1. 河畔春光(長笛獨奏)
邁可‧赫德曲
長笛 :黃呈權
鋼琴 :邁可‧赫德
錄音年份:一九六六年
2. 鳥語(女高音、長笛與鋼琴)
邁可‧赫德曲
女高音 :王若詩
長笛 :黃呈權
鋼琴 :邁可‧赫德
錄音年份:一九六六年
3. 幽思(洞簫獨奏)
賀綠汀曲
洞簫 :黃呈權
揚琴 :盧家熾
錄音年份:一九六三年
4. 月兒高(琵琶與洞簫)
古曲
洞簫 :黃呈權
琵琶 :呂培原
錄音年份:一九六五年
5. 二泉映月(洞簫獨奏)
華彥鈞曲
洞簫 :黃呈權
錄音年份:一九六四年
6. 漁舟唱晚(洞簫獨奏)
古曲/黃呈權改編
洞簫 :黃呈權
揚琴 :盧家熾
錄音年份:一九六三年
7. 錦春羅(四重奏)
陸仲任曲
二胡 :盧家熾
洞簫 :黃呈權
琵琶 :呂培原
古箏 :王粵生
錄音年份:一九六四年
8. 江河水(洞簫獨奏)
東北民間樂曲/黃海懷改編/張心撫配伴奏
洞簫 :黃呈權
揚琴 :曾湘
錄音年份:一九六四年
9. 春江花月夜(四重奏)
古曲
琵琶 :呂培原
洞簫 :黃呈權
二胡 :王純
古箏 :陳漢明
錄音年份:一九五九年
10. 關山月(洞簫獨奏)
梅庵琴譜/黃呈權移植
洞簫 :黃呈權
錄音年份:一九六六年
11. 平湖秋月(洞簫與揚琴)
呂文成曲 黃呈權改編
洞簫 :黃呈權
揚琴 :盧家熾
錄音年份:一九六七年
小傳
黃呈權醫生1911年生,原籍福建晉江,後移居廈門。1920年代來港,就讀赤柱聖士提反中學,後進入香港大學醫學院。少年時受其兄影響,對音樂產生濃厚興趣,並曾涉獵鋼琴、手風琴等多種樂器,惟對長笛情有獨鍾。第二次大戰後黃醫生出任東華東院院長,後調升為東華醫院院長,同期間積極參與香港中英樂團(香港管弦樂團前身)演奏活動。1950年代後期開始對洞簫發生興趣,除發掘及編寫洞簫演奏資料外,並嘗試製造及改良洞簫,在演奏和編譜方面,亦引進西洋長笛形式風格及技法,創新洞簫演奏風格。
在推廣國樂方面,黃醫生亦不遺餘力,除音樂會和電台演出外,亦參予了香港中國國樂團的成立,並促成了校際音樂節中樂組的設立。
1967年一月,黃醫生因中風而病逝;他的簫聲遂成絕響。然而在香港國樂發展的過程中,他是個舉足輕重的人物。今日香港國樂的蓬勃發展,他是一個先驅者。
樂曲介紹
河畔春光
邁可.赫德曲
《河畔春光》乃田園氣息濃厚的小品,取材自英國民歌,卻甚有中國樂曲風味。赫德於1966年自英赴港,與黃呈權醫生共同擔任香港校際音樂節評判,並於音樂統籌署舉辦之演奏會上合奏此曲。
鳥語
邁可.赫德曲
赫德於1966年出版此曲,並將之獻給著名女高音瓊.薩瑟蘭(Joan Sutherland)。曲詞出自女詩人瑪卓莉‧雷門(Marjorie Rayment)手筆,描寫四季景色變換,及聞鳥語之喜悅心情。
幽思
賀綠汀曲
這是四十年代,作者創作於重慶的作品。他在調式、調性對比的手法中吸取了民間音調、,運用多種民族調式的轉換手法,極富效果。曲調典雅清新,、樸實無華,、韻味雋永,是中西融匯的創作典範。原曲本來是專為十一孔新笛而作,後來被移植為長笛獨奏,一九五九年間黃呈權醫生又將之移植為洞簫獨奏。
月兒高
古曲
此曲是一首流傳悠久的樂曲,相傳為唐明皇遊月宮聞紀之音,樂譜最早收錄於一八一四年蒙人榮齋所編的《弦索備考》中。及後華秋蘋兄弟與李芳園亦分別收入其《琵琶譜》及《琵琶新譜》,李氏並更其名為《霓裳曲》。黃呈權及呂培原的合奏甚得原曲之古意,旋律動人,有若風清月白的夜晚,目睹月裡嫦娥翩翩起舞。
二泉映月
華彥鈞曲
《二泉映月》是瞎子阿炳(華彥鈞)於失明後所作,將坎坷的生活及不幸的遭遇,反映到兒時於無錫二泉遊玩的美好回憶中,是一首富有感染力而令人激動的樂曲。何占豪與丁芷諾曾將之改編成弦樂合奏、小提琴領奏樂曲。黃呈權醫生聽此曲深受感動,遂按弦樂譜改編成洞簫獨奏曲。
漁舟唱晚
古曲
黃呈權改編
黃呈權醫生根據朱郁之的二胡曲改編成洞簫演奏的版本。原曲相傳為婁樹華以古曲《歸去來》為素材發展而成。樂曲極富詩情畫意,優美典雅的曲調、舒緩的節奏,描繪出一幅夕陽下萬頃碧波、片片白帆波上浮泛的圖畫,表現了漁民滿載而歸、悠然自得的情景。
錦春羅
陸仲任曲
作者採選了福建南部民間音樂《錦曲春羅》的開始幾小節,作為本曲主題的素材。全曲融和優雅、意趣盎然,是民間音樂的精品。
江河水
東北民間樂曲
黃海懷改編
張心撫配伴奏
《江河水》於二十世紀五十年代初,曾被整理改編為雙管獨奏曲。一九六二年黃海懷據此將之移植為二胡獨奏曲;其後黃呈權據二胡曲再移植為洞簫獨奏曲。改編後的《江河水》音調悲憤、激昂,一字一淚地哭訴了舊時苦難的生活,樂曲淒楚悲切,形象生動感人。
春江花月夜
古曲
本曲原名《夕陽簫鼓》,是一首歷史悠久的琵琶文曲。一九二五年,上海大同樂會的柳堯章和鄭覲文等據此改編成合奏曲,定名為《春江花月夜》。儘管名稱和表演形式不同,但音樂內容意境則保持一貫。優美安靜的旋律,展示出江南水鄉迷人的景色;就像一幅工筆精細,既華麗又復清雅的山水畫卷,引人入勝。
關山月
梅庵琴譜
黃呈權移植
琴曲《關山月》是頗為人熟悉的作品,產生的年代較晚,曲意表達了古人對遠戍邊疆的親人之思念。黃呈權醫生據《梅庵琴譜》所錄版本移植為洞簫獨奏曲,吹奏起來瀟灑自然,、沉厚而氣無煙火,另有一番韻味。
平湖秋月
呂文成曲
黃呈權改編
是曲乃呂文成先生早期作品,約創作於二十世紀二十年代後期至三十年代初之間,在《琴弦樂譜第一集》中,此曲名為《醉太平》。曲趣意深情綿,使人有悠然自得之感,曲成即已風行,用《平湖秋月》之名以寄其趣,借意杭州西湖每至秋天,湖平如鏡,夜臨觀望,人間天上,月影成雙,令人心曠神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