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河魂 王中山古箏專輯(二)
Spirit of the Yellow River | Zheng Pieces of WANG Zhong-shan (2)
-
《春到湘江》 Spring on Xiangjiang River 6:15
-
《月兒高》 The Moon is High 12:06
(琵琶:許紅)
-
《採茶曲》 Gathering Tea Leaves 4:31
-
《櫻花》 Sakura 7:18
-
《漁舟唱晚》 Evening Song in the Fishing Boat 4:24
-
《戰颱風》 A Battle against the Typhoon 4:50
-
《黃河魂》 Spirit of the Yellow River 11:23
(民族樂隊伴奏 / 指揮:黃曉飛)
王中山
著名青年古箏演奏家,河南南陽(蒙古族)人。自幼習箏,曾得到十數位民間箏家的指導,有深厚的河南箏曲基礎。一九八一年考入南陽藝術學校,隨著名箏家趙曼琴先生學習。一九八六年他以其全新的高難度技法首演了《打虎上山》以及《井崗山上太陽紅》等箏曲,轟動了中國首屆古箏學術交流會,受到海內外同仁注目。其後考入中國音樂學院,師從著名箏教育家李婉芬教授。一九八九年參加“ART”杯中國樂器國際比賽,在青年專業組決賽中獲獎。一九九二年在北京舉辦“王中山古箏獨奏音樂會”。一九九五年“國際中國民族器樂獨奏大賽”王中山以其精湛的技藝獲得了古箏項目的第一名。
王中山現執教於中國音樂學院,並任中國音樂家協會古箏學會秘書長,中國民族管弦樂學會古箏專業委員會秘書長,中國民族管弦樂學會常務理事,中國音樂家協會會員。在教學之餘,他還經常參加各種大型演出活動,並為多部影、視劇配樂;曾先後出訪日本、韓國、台灣、波蘭、澳門等地。應邀在香港講學,舉辦古箏獨奏音樂會。在古箏演奏技法上他有許多新的創意,如開拓性地運用了左右手輪指、彈輪等技巧,豐富了箏的表現力。一九九五年他成功地在香港舉辦了“王中山古箏作品音樂會”,其藝術上多方面的才華又一次得到人們的肯定。
王中山的演奏風格多樣,音色柔美而亮麗,音樂處理細膩、傳神,尤為強調技巧與情感的和諧、統一。在藝術思想上他重視中國傳統音樂的神韻和個性,習古而不泥古,擅於用情緒化的音樂語言表達理性化的思維。他舉重若輕的彈奏技巧,飄逸灑脫的表演風範令人矚目,被譽為前途廣闊的“古箏王子”。
樂曲介紹
《春到湘江》
寧保生曲
王中山改編
這原是一首很有特色的笛子獨奏曲,曲調優美抒情,充滿活力。樂曲描繪了春回大地、百花盛開、湘江奔流不息、漁米之鄉一派歡騰的景象,表達了人民熱愛家園、心向祖國的美好心愿。在這首樂曲中,改編者充分發揮了古箏雙手彈奏的技能,豐富和增強了樂曲的表現力。
《月兒高》
古曲
王中山改編
此曲是一首流傳悠久的樂曲,相傳為唐明皇遊月宮聞記之音。由南北曲的曲牌《月兒高》、《桂枝香》、《解三醒》、《玉抱肚》、《金絡索》、《畫眉序》、《紅繡鞋》等組成。樂譜最早收錄於一八一四年蒙人榮齋所編的《弦索備考》中,是合奏譜;其後華秋蘋又將之收入他的《琵琶譜》中,把原有的曲牌名稱改換成《海島冰輪》、《銀蟾吐彩》等寫景的小標題;在琵琶曲的基礎上改編成的古箏、琵琶二重奏,在曲意表達上又有了新的拓展,有若風清月白的晚上,使人聯想起飄飄欲仙的優美舞姿。
《採茶曲》
趙曼琴編曲
根據江西民歌改編而成。樂曲以輕快、流暢的旋律描繪了祖國秀麗的大好河山,以及採茶姑娘載歌載舞地採茶時的歡樂情景。是作者七十年代大量運用指序技法創作的一首代表性作品。在這首作品中左右手無名指的頻繁使用,標誌著古箏常規的大、中、食指交替演奏的程式,被創造性地突破。
《櫻花》
日本歌曲
趙曼琴移植
《櫻花》是一首馳名世界的日本歌曲,用都節調式寫成;趙曼琴運用多種變奏手法將之移植成為箏曲,內容描繪了櫻花盛開時節,富士山秀麗的景色及遊人們愉快的心情,為聽眾展現了一幅日本民族的風俗畫,揭示了其溫柔善良、粗獷勇悍的多重性格。
《漁舟唱晚》
婁樹華傳譜
此曲原為十三弦古制箏曲,據說系婁樹華於一九三八年根據古譜《歸去來》的片斷為素材,依據十三弦箏的特點加以發展變化而成的古典風格作品;並引用唐詩《滕王閣序》中“……漁舟唱晚,響窮彭蠡之濱”句為標題,描繪夕陽西下,金波萬頃的湖面上,若干艘漁船上漁民愉快的勞動情緒,最後通過蕩漿歸舟於欸乃聲中刻劃出唱晚的情致。
《黃河魂》
趙曼琴曲
黃曉飛配器
黃河,是中華民族的象徵,華夏文化的搖籃。她曾以浩瀚博大的胸懷孕育了無數的炎黃子孫;也曾用那粗獷、暴戾的手臂給黃河兒女帶來過沉重的災難;同時又鍛煉鑄成了龍的傳人不畏強暴與大自然抗爭的英雄膽魄。作品以古撲蒼勁、雄渾激越的音韻和粗獷奔放、磅礡寬宏的氣勢,從歷史的高度展示了黃河這種深刻複雜的意蘊和內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