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琴入门 主讲:龚一(2VCD)
Elementary Training of Guqin
VCD上
-
古琴概况
-
古琴结构
-
古琴装置
-
古琴定音和校弦
-
琴桌和坐姿
-
古琴指法要领
-
单项技法练习提示
-
古琴记谱法的认读
-
乐曲处理指示
VCD下
-
阳关三叠 龚一演奏
-
长门怨 龚一演奏
-
平沙落雁 龚一演奏
-
潇湘水云 龚一演奏
古琴
古琴,亦称“七弦琴”,史籍中多称“琴”。唐诗有“泠泠七弦上,静听松风寒”之名句,“泠泠七弦”指的就是古琴。春秋擂鼓墩墓与西汉马王堆墓出土的“琴”更证实了它的历史之长久,《诗经》、《尚书》等古籍和唐宋诗词中也常常见到有关“琴”与琴乐的记叙。所以,古琴是中国历史十分攸久的一件民族乐器。至今大型博物馆內和琴家私人收藏中还能见到唐、宋、元、明、清年代的古琴。
古琴由狭长条的一块桐木面板(也有用其它松质木材)和一块梓木底板(也有用其它硬质木材)胶合而成,外表髹以中国大漆。琴面外侧嵌有十三个小圆点的“徽”,为泛音和按音音位的标致。琴面系弦七根,外侧至內侧由粗至细,橫置于琴桌上演奏。与很多乐器相比较,古琴有如下独特之灶:古琴弦的有效震动弦长超出一般乐器的弦长,震幅宽大,音质低沉浑厚,幽静古朴;古琴的面板即指板,无品无柱,出音孔开于底板,向下传音;琴上存有一百多个可实用的泛音,堪称乐器之最。
在1500年以前古琴曲《碣石调‧幽兰》已由专用的记谱法——“文字谱”记成并流传至今。唐朝又将文字谱改进为“减字谱”,经千余年传衍。历代琴家编篡刊印了150余部琴谱谱集,其中共收录了3000余首琴曲和琴歌,以及大量的理论文字篇章。古琴音乐的遗产蔚然大观,浩如烟海,可谓是中国民族音乐中的瑰宝,已引起海內外音乐史家、音乐理论家的重視。
古琴音乐的“打谱”
古琴音乐的“打谱”,是对大量記载在古琴谱集中的久已失响的琴曲进行译谱、整理、考证、鉴别以及表演性的再创作等多种因素的一项纵合性音乐活动。
打谱者必须要对所打谱的琴曲的时代、作者、各种版本、历代琴家的评述以及历代记谱法的沿革有较详实的深入研究,尽可能地忠实于历史,并通过演奏,还原原曲的风貌。此项音乐活动仔细而繁杂,故有打谱一首琴曲需费时“小曲三月,大曲三年”之说。
龚一简介
1941年出生于江苏省南京市,十五岁登台演奏古琴,获古琴名家查阜西先生好评,报誉为《小古琴家》。1957年考入上海音乐学院附中,后升大学,1966年毕业于上海音乐学院本科,九年来专修古琴,成绩优异。先后师从张正吟、夏一峰、刘少椿、王生香、赵云青、张子谦、顾梅羹、刘景韶等十二位古琴家,五个琴派,广泛地学习了各派的演奏风格,并掌握了不少代表曲目。
1966年毕业后在上海电影乐团、上海乐团任古琴独奏演员。1978年调到上海民族乐团,后升任该团团长。1979年以来受聘为上海音乐学院客席古琴教师。
龚一多年来在神州南北和欧、美、东南亚部分国家及地区的舞台上,用他收藏的宋、元古琴,努力介绍着中国古代优秀的音乐文化。他除了演奏、教学外还从事古代琴谱的发掘、研究及新曲的创作,打谱琴曲《大胡笳》、《大雅》、《幽兰》、《神人畅》、《山居吟》等二十余首;改编、节选了《广陵散》等古曲;创作了《梅园吟》、《春风》等曲,为古琴的普及做出了一定的成绩。
龚一现为今虞琴社社长、上海民族乐团古琴独奏演员、上海市艺术教育委员会顾问、上海音协理事、中国音协民族音乐委员会委员、中国民族管弦乐学会副会长、上海民族音乐爱好者协会会长等。
曲目简介
阳关三叠
琴学入门谱
周成龙改编
唐代诗人王维的《送元二使安西》诗曾被谱成乐曲,并收入在《伊州大曲》中,全曲分三大段,用一个基本曲调作变化反复,叠唱三次,因歌词中有《西出阳关无故人》句,所以有《阳关三叠》之名;后被谱成琴歌流传至今,也有去其辞,单独由琴来演奏。乐曲情意真切,激动而沉郁,充分表达出作者对远行的友人那种无限关怀、留恋的诚挚情感,是一首曲型别恨离愁的乐曲。
长门怨
梅庵琴谱
汉代的相和歌中有《长门怨》之曲名,其题材表现陈皇后阿娇被汉武帝冷落在长门宫时的哀怨心情。近代流行的同名琴曲,具有山东地方音乐的风格,可能是后人按其意而拟作,是诸城琴派的代表曲目之一。
平沙落雁
古音正宗谱参订
周成龙配器
琴家简称此曲为《平沙》,至于作者则众说不一,有谓唐代陈子昂、宋代毛敏仲、明代朱权等,皆未有所证。曲谱最早见于1634年的《古音正宗》,自刊出后深受各派琴家喜爱,广泛流传,版本繁多,是传谱最多的琴曲之一。曲情是取清秋寥落之意,鸿雁飞鸣来写秋天的景物;取秋高气爽,风静沙平,云程万里,天际飞鸣,借鹄鸿之远志,写逸士之心胸。
潇湘水云
五知斋琴谱
这是南宋浙派琴家郭沔(字楚望)的代表作品。《神奇秘谱》解题称:“臞仙曰:是曲者,楚望先生郭沔所制。先生永嘉人,每欲望九嶷,为潇湘之云所蔽,以寓惓惓之意也。然水云之为曲,有悠扬自得之趣,水光云影之兴;更有满头风雨,一簑江表,扁舟五湖之志。”真有如一幅宋代的山水画卷,写在潇湘水畔北望九嶷山被云雾所蔽之象,使人有置身于水光云影、烟雾缭绕的境界。那后面隐若道出作者对山河殘缺、时势飘零的感慨,用音乐艺术升華到內心世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