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232 西京調 真秦之聲 周延甲箏曲自選集(DVD)


#0232 西京調 真秦之聲 周延甲箏曲自選集(DVD)


  • 原價: $120.00



西京调 真秦之声 周延甲筝曲自选集(DVD

Xijing Tune | THE TRUE MUSIC OF QIN ZHENG | Selected Zheng Solo by ZHOU Yan-jia

 

  1. 绣金匾 Embroidery of the Golden Plate

周延甲改编 Adapted by ZHOU Yan-jia

  1. 扫雪 Pleasant Mood

周延甲编订 Compiled and adapted by ZHOU Yan-jia

  1. 秋夜筝 Autumn Night’s Zheng

周延甲曲 Composed by ZHOU Yan-jia

  1. 道情 Daoqing (a tune name)

周延甲编订 Compiled and adapted by ZHOU Yan-jia

  1. 百花引(筝齐奏) Hundred Flowers (zheng playing in unison)

周延甲曲 Composed by ZHOU Yan-jia

  1. 剪剪花 Cutting Flower Patterns (an ancient tune title)

周延甲订谱 Score compiled by ZHOU Yan-jia

  1. 西京调 Xijing Tune

周延甲整理改编 Compiled and adapted by ZHOU Yan-jia

  1. 大金钱 Da Jinqian (a tune name)

周延甲编订 Compiled and adapted by ZHOU Yan-jia

  1. 姜女泪 The Tears of the Widow Jiang

周延甲编曲 Compiled by ZHOU Yan-jia

  1. 迷胡新曲(筝二胡重奏) New Tune on Mihu (duet of zheng and erhu)

周延甲/丰芳曲 Composed by ZHOU Yan-jia, FENG Fang

  1. 凄凉曲 Tune of Misery

周延甲编订 Compiled and adapted by ZHOU Yan-jia

  1. 秦桑曲 Tune of Qinsang

周延甲曲 Composed by ZHOU Yan-jia



 


“真秦之声”说

  “真秦之声”最早见于《史记》。说的是敲打着瓮和缶,弹着筝,拍着大腿打拍子,伴奏“呜呜歌”;既好听,又好看,是真正的秦地音乐。《旧唐书》中载“筝,本秦声也”,把筝称为秦声。汉以后,秦筝成了筝的专用名词。

  乐器是人类物质和精神文明结合的产物,对两个文明的追求,就会出现州域的开放和相互交流。筝,由秦地传往异国他乡后,经历了发展和繁荣。一定条件下,又返回秦地,促使了原发祥地秦筝的提高。40多年来的实践证明,“秦筝归秦”,正是这一文化回归现象的必然。

  集秦地民间音乐之大成的秦腔、迷胡、碗碗腔三大剧种是今日秦声的主体。自前秦时的“呜呜歌”,到明末唱“西调”,从明代的“小曲”到现代的“迷胡”,秦筝为伴,始末相随。建国后,秦地有了高等音乐学府,振兴“式微”的秦筝,就是陕西筝人的当务之急。数十年来,溯本归宗,秦筝秦声,一派相承,旋调委婉,哀而不伤。历史盛名,显豁继承,真秦之声,永世传扬。

 


周延甲
简介

  秦筝教育家、演奏家,西安音乐学院教授。师承中国古筝教育事业主要奠基人曹正和齐鲁筝派名家高自成。1959年西安音乐专科学校(今西安音乐学院前身)毕业并留校任教。1997年受聘香港演艺学院任全职导师一年。现为中国音乐家协会会员、中国音协古筝学会和中国民族管弦乐学会古筝专业委员会副会长、陕西秦筝学会会长、《秦筝》杂志主编。

  数十年来,致力“秦筝归秦”,振兴陕西流派。整理编创的筝曲,作为陕西流派录入《中国古筝名曲荟萃》和《中国筝曲‧陕西篇》,出版了《周延甲筝曲选》(周望编)。作品《秦桑曲》(获1989年“山城杯"中央电视台作品一等奖)、《姜女泪》(又名《长城调》)、《百花引》、《凄凉曲》等蜚声海内外。应邀赴新加坡、韩国、香港等地演出和讲学。“春之韵"、“秦乡行"、“中港台筝乐大师筝乐演奏会"、“秦声粤调"、“秦土情"等音乐会演出,报道评论“曲调特点鲜明,风格突出,就是秦筝乐派”。筝坛宗师曹正教授生前说,“具有西秦风格的‘秦声’,使两千多年的逸响新声,不但恢复了它的历史盛名,而且是奇葩吐艳,大放异彩”。业绩被收录《中国音乐家辞典》、《当代世界名人传》、《中国当代艺术家名人录》、《中国文艺家传记》。



 

乐曲介绍


绣金匾

周延甲改编

  根据同名陕北民歌(也叫《绣荷包》)改编。旋律抒情优美,音调亲切感人,由C商调改用G徵调演奏,既体现了秦声微升Fa、微降Ci的音律特点,又恰到好处地展示了秦筝二变之音(mi、la两弦)的妙用。乐曲第二段旋律繁音激楚,更是激情满怀的自然流露。


扫雪

周延甲编订

  此曲由迷胡同名曲牌编订。中间部分欢(花)音Ci的使用,与前后苦(哭)音微降Ci形成了显明对比。旋律轻盈舒展、优美亲切,表现一种惬意自得的情绪。
 

秋夜筝

周延甲曲

  此曲创作于1958年深秋,用13弦筝首弹秦声,宛有“秦筝声最苦”的意味,故名《秋夜筝》。又因模仿陕西迷胡音乐格调韵律而作,音调委婉,旋律优美,人陶醉于迷迷糊糊,故亦名《迷胡调》。
 

道情

周延甲编订

  此曲根据迷胡音乐中的《说道情》、《哭道情》、《亮板道情》等曲牌连缀改编而成。“道家唱情”,以情感人。通过旋律在音区上的变化和延伸,以及多处使用的八度按滑和商音上小三度的按颤,仿佛哭诉衰肠,溢表淋漓尽致,声腔与间奏相应,主体一气呵成。首尾密摇的自由散板是无可奈何的声声哀叹。
 

百花引(筝齐奏)

周延甲曲
演奏:周延甲、周望、周展

  此曲描绘了一幅春光明媚、蜂蝶飞舞、百花盛开、争奇斗艳的美丽图画,喻示了人们欢快、幸福、文明、惬意的新生活。乐曲取材于流行西北地区的“迷胡”音乐,通过不同色彩的两种调性(中段为Fa、Ci,前后为微升Fa、微降Ci)对比,音乐欢快而秀美,怡然而自得。曾获陕西电视台《古城春歌》(1988年)演奏奖。
 

剪剪花

周延甲订谱

  此曲属迷胡小曲,节奏明快,表现一种惬意活泼的情绪。
 

西京调

周延甲整理改编

  此曲“是西周末年‘镐京’所遗留的古调,这是周时镐京附近人民对周幽王失政的呼声”(《迷胡音乐》,P244)。乐曲由《慢西京》、《快西京》、《拖腔西京》等曲牌连缀演奏。引子和尾声对特性音的强调,开始整段的长摇,下行级进的旋律,以及微升Fa、微降Ci的下滑,都是秦人苦悲愁怨声情的自然流露。
 

大金钱

周延甲编订

  根据迷胡音乐同名曲牌整理,前后两段,虽属反复,但速度处理不同,使音乐更加集中。表现一种由平稳到跳荡的情绪。
 

姜女泪

周延甲编曲

  即《长城调》,是迷胡音乐中《慢长城》、《哭长城》、《长城过门》等曲牌连缀改编而成。“《哭长城调》……是在秦朝的苛政下产生的,从甘肃河西走廊起一直到陕北榆林长城一带,人民至今犹能道及这些调子的始末。"(《迷胡音乐》,P244)唐‧张祜《听筝》诗,“十指纤纤玉荀红,雁行轻遏翠弦中。分明似说长城苦,水咽云寒一夜风”可见,一千多年前筝调已有《哭长城》。根据传说,哭长城者是孟姜女,神州大地有姜女庙等景观。乐曲深刻抒发了这位良家女子哀怨、悲苦、哭诉和愤懑的情怀,表现了忠于爱情、反抗暴政的妇女形象。
 

迷胡新曲(筝、二胡重奏)

周延甲、丰芳曲
演奏:周延甲、丰芳

  根据《秋夜筝》(又名《迷胡调》)筝独奏曲改编(合作)而成。旋法格律仿自迷胡音乐,听起来象“迷胡”但又不是迷胡音乐中的任一曲牌,故称“新”曲。古筝和二胡重奏,秦声音韵悠悠。乐曲摄取了“迷胡”特有的深情魅力,迷迷糊糊、是苦音但不悲伤,有活力而不繁闹,由抒情优美的慢板到短促节奏的快板,流畅生动,一气呵成。
 

凄凉曲

周延甲编订

  陕西迷胡音乐,又名《老五更》。据《迷胡音乐》一书中李静慈文,“《凄凉曲》是在秦始皇暴政压迫下,天水蜀都一带人民反映自己在苦难中的悲痛呼声。”说明此曲流传久远。曲调委婉哀怨、悲苦深沉,正如古诗的描述,“凄凄切切断肠声”、“指滑音柔万重情”,乐曲前半部保持原貌,后半部略有变化,曲中大指与食中名三指的交替按滑筝弦,说明了陕西流派的独具特色。
 

秦桑曲

周延甲曲

  创作于1979年,根据唐‧李白的《春思》“燕草如碧丝,秦桑低绿枝,当君怀归日,是妾断肠时……”和《秋思》诗意,以流行陕西关中的“碗碗腔”音乐为素材,取“秦桑”二字为题,描写妙龄女子思念远方亲人的激切情景。乐曲首尾为欢音调(4、7),主体为苦音调(微♯4、微b7),二者对比,更喻示了景与情以及主人公的断肠情怀。

  此曲说明了陕西筝曲的特点:旋法下行级进,上行跳进;上下滑音缓慢柔婉,二变之音的尾音下滑;重颤轻吟结合,左手大指频繁按颤;以及慢速时“秦筝多撮弦”,快速时“繁音激楚,热耳酸心”。乐曲由周望在演出实践中不断完美,1989年获中央电视台《山城杯》大奖赛作品一等奖。

如果您對本商品有什麼問題或經驗,請在此留下您的意見和建議!

注意 評論內容不支持HTML代碼!
    差評           好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