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專精神遠大追求 香港龍音製作有限公司20年運行紀事
精專精神遠大追求
香港龍音製作有限公司20年運行紀事

喬建中(前中國藝術研究院音樂研究所所長、博士研究生導師)


  香港龍音製作有限公司成立於1993 年,1994 年正式投入運營,2014剛好是它的「弱冠」之年。古代把20歲男子視為「成人」,要舉行莊嚴的「冠禮」,龍音作為1990年代在大陸、香港、台灣湧現出的眾多唱片製作公司之一,20 年來在音像製作、出版、參與主辦大型民族器樂比賽、專題音樂會、促進、支持民族器樂教育事業和音樂學術研究方面,業績昭昭、有口皆碑,為傳承、推展、保存當代中國民族器樂藝術音響做出了可貴的貢獻。特別是在藉助香港的國際化環境、專業化精神有效利用內地傳統音樂資源達到社會利益最大化方面,闖出了一套可資總結的經驗。值此「龍音」舉行「冠禮」之際,本人作為龍音創始人譚耀宗先生和他的伙伴鄭偉滔先生的好友,始終關注著它的成長和發展。故願意在此對其20年來的所遵循的理念、所取得的業績以及所堅持的文化精神做一個人的評述,祈望同樣關心龍音的同道好友給予指正。

輝煌成就

  眾所周知,「龍音」早在它醞釀成立期間,就確定了自己的運營方向——以多種形式製作、出版高質量當代中國各種體裁、各種形式的民族器樂演奏音響,以為推展當代中國民族器樂藝術奉獻自己的一份力量。圍繞這個中心,再進一步展開這一領域的推廣、教育、保存等相關活動。20年後我們檢視其全部作為,可以說,它從未偏離自己最初確認的這一方向。

  對於一個錄音公司而言,評判其業績的基本標準,首先當然要看它的音響製品。就此而言,「龍音」交出的答卷,讓人們深感欣慰。20年間,它先後出版了數百種音響、音像產品。這些音響、音像製品大體可以分成三類。

  第一類是活躍於當代教學、表演舞台上的一大批中老年民族器樂演奏家的演奏音響製品。據初步統計,這些出品大約包括六十多位演奏家、數百張光盤和十餘類樂器。計有龔一、吳文光、李祥庭、成公亮、謝俊仁(古琴);閔惠芬、宋國生、宋飛、劉長福、安如勵、嚴潔敏、馬向華、高韶青、張遵連、孫凰、辛小紅(二胡);楊靖、張強、陳音、王正平、楊靜(琵琶);周延甲、範上娥、項斯華、王中山、林玲、羅小慈、羅晶、袁莎、吳曉紅(箏);曾永清、詹永明、戴亞、張維良、蔣國基、譚寶碩(笛);姜克美、劉湘(板胡);余其偉(高胡);阮仕春、魏玉茹、徐陽(阮);劉月寧(揚琴);王紅藝(柳琴);杜沖(排簫)等。上述諸類製品,具有如下重要特徵:1、數十位演奏家,全部是1950至1980年代成長起來的,也是近幾十年活躍於民族器樂舞台上的中堅人才。他們的演奏,集中反映了20世紀後半葉大陸、香港、台灣的民族器樂專業教育和表演水準;2、這數百張唱片所收曲目約數千首之多,除了部分傳統樂曲外,大多數是20世紀後半葉的新作,如此,它們也就代表了這一歷史時段的民族器樂創作的整體面貌;3、諸製品的音響,全部由龍音公司自己錄音、自己設計、自己編輯,其高質量的製作,表現了龍音對於音響製作作為一個民族的文化記憶、歷史音響檔案的深刻認識和尊重敬仰精神。

  「龍音」出版的第二類製品是近20套20世紀傑出演奏家的CD專輯,製作人稱之為「至尊經典系列」。早期有劉天華、阿炳、管平湖、吳景略、劉少椿、蔡德允,陸續又有衛仲樂、劉明源、劉德海、孫文明、劉天一、王範地、張子謙、盧家熾、呂培原、徐元白、黃呈權、魯日融等。這套系列,表面上看,它們多數是對於已故國樂大家的真誠紀念,少部分則是某位仍然健在的老一輩名家演奏藝術的總結。但反复聽賞、閱讀其中的每一部專輯,我們才會體認到它們所蘊含的高度人文內涵和可貴學術價值。其不同於其他音響製品的特徵主要體現在:1、大多數音響都錄於20世紀30年代至70 年代,故它們已經屬於歷史音響,無論演奏水平,還是歷史人文價值,均為世紀性代表;2、每一專輯除了音響外,尚有演奏家本人或當時音樂學家撰寫的篇幅可觀的評述文字和數量不等的歷史圖片,從而使之成為集音、文、圖於一體、藝術與學術相互映襯、內容全面而又豐富的器樂藝術寶典,它們的陸續問世,十分鮮明地表達了龍音製作人對於20 世紀中國民族器樂藝術價值觀的高度認同和對前輩大師歷史貢獻的無比敬重,3、每一專輯中的音響、文字、圖片,都經過了長期的醞釀和反覆、細緻的甄選,並儘可能聘請一位對這一器樂演奏領域和這位前輩有深度了解的音樂學家參與,從而保證了各類資料文獻的準確性和代表性,並在今後充分發揮其傳承、研究、欣賞的作用;4 、出於以上因素的考慮,「至尊經典系列」在裝幀設計上,同樣堪稱一流,既有每一輯自身的個性,又有全系列的整體風格。一朝收藏、終生賞閱。

  2009年,龍音經過多年的策劃,編出一套《中國民樂典藏》的大型CD專集,全集共22張唱片,其中古琴、琵琶、箏、二胡、笛子各2張;彈撥樂、弓弦樂、吹管樂各2張;合奏曲4張;協奏曲2張。以規模而論,此前任何一種公開出版的民族器樂音響均無出其右者。考慮到市場因素,《典藏》選擇了與新匯集團上海音像有限公司聯合出版的方式。這是龍音20年來生產的第三種製品類型。它的主要特點是:1、規模空前,容量甚大。如前所述,全集收入20世紀不同時期錄音的民族器樂獨奏、合奏、協奏三種演奏形式的263首樂曲,如此容量的音響專輯,可能是中國唱片出版歷史上的第一次;2、據我自己的初步查閱,整套錄音中,有劉天華錄於1931年的《病中吟》、衛仲樂錄於1934年的琵琶曲《陽春白雪》、呂文成錄於1946年的《平湖秋月》、阿炳錄於1950年的絕世之作《二泉映月》、孫文明錄於同年的《彈樂》以及楊寶忠、李慕良的京胡《西皮小開門》、《夜深沉》、蔣風之的《漢宮秋月》、李廷松的《普安咒》、曹東扶的《陳杏元和番》、羅九香的《出水蓮》、馮子存的《五梆子》等一大批20世紀民族器樂音響之圭臬。錄音時間超過半個世紀(1964年以前)的總共有120首,佔了全部曲目的近二分之一弱,其巨大的歷史價值可想而知;3、文案詳備,學術價值甚高。龍音的音響出品,歷來重視每集、每曲乃至每位演奏家的背景資料,《典藏》亦然。除22張唱片外,另有兩冊近30萬字的文字資料。其中一冊是所收曲目的作者、結構、樂曲內容以及每一位演奏家個人經歷和主要成就。另一冊則選登了論述20世紀民族器樂藝術的發展歷程、體裁、類別、美學特徵等文論19篇,作者分別有楊蔭瀏、李凌、趙渢、曹安和、劉文金、顧冠仁、李民雄、林谷芳以及我本人和吳祖強的序。兩冊文字全部有英文翻譯。鑑於《典藏》的規模、容量、價值和意義,有關單位隆重授予它「2010中國出版政府獎」和「中華優秀出版物獎」。這也是歷年來音響出版物所獲得的最高榮譽。

  如果說,唱片出版的價值主要在於民族器樂藝術「音響技藝」的歷史性保存和賞析,那麼,主動籌辦各種民族器樂音樂會和專業比賽,則會起到直接推廣、促進這門藝術進一步發展的現實作用。同時,也會使音響出版獲得源源不斷的音響資源。多年來,它們像兩個滾動的車輪,不斷推動「龍音」向前邁進。自新世紀初起,「龍音」先後資助舉辦的個人音樂會多不勝數,例如:項斯華中國箏樂演奏會、蕭白鏞二胡獨奏音樂會、羅小慈古箏獨奏音樂會、馬向華華東巡迴二胡獨奏會、王中山華東巡迴古箏獨奏會、袁莎古箏獨奏會、楊靖琵琶獨奏會、宋飛「弦索十三弄」音樂會、王紅藝柳琴藝術演奏會、宋飛二胡獨奏音樂會、劉長福、馬向華胡琴音樂會、姜克美、張高翔胡琴、揚琴演奏會、劉湘胡琴獨奏音樂會、辛小紅、陳鴻燕中樂演奏會等。專題性、紀念性音樂會有:世紀回顧——二胡百年紀念音樂會(京、滬)、慶祝二胡學會成立十六週年音樂會、劉德海從藝五十週年音樂會(2001)、劉德海從藝六十週年音樂會(2013 )、中國新世紀音樂會、劉明源紀念音樂會(上海、香港)、上海民族樂團建團五十週年音樂會、王範地師生音樂會、閔惠芬師生音樂會。以上,除了紀念性音樂會外,音樂會的主角,多數是當代優秀的民族器樂演奏家,「龍音」多年來持續性的推助,讓他們步入更加開闊的表演天地。

  龍音推展當代民族器樂藝術的另一重大舉措,就是在新世紀伊始,與中國音協、《人民音樂》編輯部聯合主辦了一連三屆的「『龍音杯』中國民族樂器國際比賽」,即2001年的「古箏國際比賽」、2002年的「二胡國際比賽」和2003年的「琵琶國際比賽」 。每屆比賽,均嚴格地效法國際慣例,從報名、初賽到、複賽、決賽,跨時半年以上,賽規是國際化的,評委會組成同樣具有國際性,因此,每屆比賽都能夠推出當代各領域最頂尖的青年演奏家。如獲得箏樂比賽第一名的袁莎、二胡比賽第一名的孫凰、琵琶比賽第一名的張瑩,她們獲獎時都不過是20來歲的年青人,賽事雖然已經過了十幾年了,但各自仍然在本領域保持了極佳的演奏狀態和名家聲譽。「龍音」通過各種活動獎掖青年音樂家成長的戰略措施,在以上三屆比賽中,再次得到充分的印證。

  當然,出版、音樂會、比賽之外,龍音對於民族器樂的學術活動也格外看重。例如,他們在香港舉行過「龍音中國音樂欣賞講座」(高韶青、楊靖、杜聰:1996年1月20;鄭珉中古琴專題;1997年12月4日;黎鍵等:1997年12月4日)、「廣東音樂文化歷程」(余其偉,1998年5月1日)、「古琴音樂」系列學術講座(2003年11月11日、13 日、23日和27日),舉辦了2003年南京「國際古箏藝術研討會暨交流音樂會」、獨立舉辦「近現代國樂家資料選展」(1997年12月3日至5日)、以《開創新紀元》為主題的「中國音樂雜誌、期刊創刊號選展」(2001年7月3日—2002年6月30日)等。令我印象深刻的是,譚耀宗和鄭偉滔二位也曾支持過中國藝術研究院音樂研究所主辦的兩次大型學術研討會。一次是1995年9月在河北固安縣、屈家營村舉辦的「首屆中國鼓吹樂學術研討會」,一次是2001年8月在江蘇常熟舉行的「全國第四次古琴打譜會」,當他們知道我在會議經費上有困難時,立即慷慨解囊,使這兩次很有意義的全國性學術會議開的順利圓滿,在當代中國傳統音樂學術史上留下了重要的印記。

  總之,龍音身處商業劇烈競爭的香港社會,剛好又成立於全球唱片業日益萎縮的新舊世紀之交,僅憑靠為數甚少的幾個成員,不僅立住陣腳,還竟然在20年內幹出這樣一番大事業,成為華樂圈內一個業績輝煌、有獨立個性、有專業追求的音響、音像公司,實在是當代商業文化的一個奇蹟。因此,人們必然會問:龍音20年的業績是怎麼做出來的?它成功的根本原因在哪裡?下面,以我個人所知所識,進一步與諸位討論這個問題。

龍音的精專精神

  一個人,一個部門或一個機構,無論大小,也不管是公益、私營,要想把事情辦好,並獲得全社會信任和讚譽,一定要有兩個前提,一是「專」,一是「精」 。「專」者,專心、專業之謂也;「精」者,精細、精緻、精美之謂也。我們看到,在龍音公司成立十週年《特刊》裡,有一百多位領導、名人和同行好友題詞祝賀,文化部周巍峙部長、中國音協孫慎、時樂蒙、吳雁澤副主席、中央、上海、中國三個音樂學院院長王次炤、楊立青、金鐵霖、作曲家朱踐耳、劉文金、顧冠仁、演奏家劉德海、王範地、沈誠、朱昌耀、宋飛、指揮家黃飛立、閻惠昌、葉聰、鄭小瑛等均給予真誠、熱情的鼓勵。大家的題詞集中到一點,就是肯定「龍音」在短短十年中所取得的非凡業績和由此凝聚起來的敬業精神。十年前,二胡演奏名家閔惠芬在她的祝賀短文中,旗幟鮮明地將此概括為「龍音精神」,我以為這樣的評價是十分準確的。若要繼續追問:龍音精神的真諦到底是什麼?用一句話回答:就是專和精兩種品性的融合,我們可以稱之為龍音的「精專精神」。

  「龍音」所謂的「專」,又可以分成專心和專業兩方面。

  本質上講,專心,最突出的體現在他們對於當代民族器樂藝術事業的披肝瀝膽、心無旁騖的那種讓人肅然起敬的不二承諾上面。20年來,無論是作為主業的音響製作,還是參與主辦音樂會、學術演講、專門比賽、刊物、人物文獻展覽、專題研討會乃至設立民族器樂教學獎金,其全部作為,都沒有離開「推展20世紀中國民族器樂」這個中心主題。為此,人們親切地稱它是「民樂之友」、「新一代民樂人之家」 。古人云:心不專一,不能專誠。龍音能夠在近期音像市場風雨動盪中屹立整整20年,所託靠者,恰恰就是這種專心、專一、專誠志向。而「專心」的基礎,卻有源於他們對於中國民族器樂這一專業領域的素養。我們知道,譚耀宗與鄭偉滔二位,在成立龍音之前,都有各自賴以行世的職業,但他們對於民族器樂藝術的現狀卻保持著高度的熱情和特殊的興趣。更重要的是,譚先生是香港上世紀六、七十年代著名的胡琴演奏家,鄭先生也是音樂行家,在數十年間收藏了數百種民族音樂的樂器、唱片、雜誌、書刊,對於民族器樂演奏藝術,二位有一般「業餘愛好者」不能比的深厚素養。這樣的傳統音樂素養,一旦投入並沉溺於唱片出版,就會使他們在曲目的選擇、演奏家演奏水平的判定、歷史音響的價值判斷、文獻資料的優劣、出版計劃方案的設定等等,都會表現出真正內行的把握能力和專業眼光。確實,他們是唱片業的老闆、編輯,但他們也是民族器樂的「行家里手」 。如果要討論龍音與其他同類公司有什麼不同,我認為所謂「專業」修養恐怕是最重要的相異之處。

  我們再來討論龍音的「精」 。前面說過,精者,一指精細,一指精緻。龍音所製作的每一樣產品,不僅曲目要有代表性,即使某些曲目不是經典,它們也應該是公認的精曲,同時,音響、技藝同樣要高質量、精彩;而與音響配套的文字、圖片,也必須是「美文」、「美圖」,誠如閔惠芬老師所云:「請大家了解一些細節,有很多老唱片要修復,有的要到資料庫去查,有的要把斷頭接拼,有時很多資料連音研所、資料庫都沒有,經常是深入到各種難以想像的地方去探查、收集,如出一代宗師衛仲樂先生的專集,他們便曾去了衛先生處多次跟衛老懇談,為出孫文明的專集多次到奉賢縣等地蒐集資料。」有一句話說:「細節決定高度」,如果我們了解到閔老師所舉的這些製作「細節」,我們再回頭翻檢龍音出版的每一件產品,特別是前面提到的近20套大師系列,我們才會體味到「精細」對於音響精品有多麼重大的意義。可以說,做不到「精細」,就不會有精品,更談不上「經典」 。

  至於精緻、精美,我們當然不能說龍音的產品都已經達到「至善」之境,但從已經見到的三大類、數百種CD和VCD、DVD看,說他們從始至終都在追求精緻、精美,說他們在當下可能的條件下,力爭讓每一件出品都獲得精緻、精美之譽,我覺得一點也不過分。特別是「至尊經典系列》和《民樂典藏》,為了能真實全面反映每位大師終其一生的藝術造詣、每類樂器在漫長歲月中的歷史進程,編者在曲目、音響的選擇上花了極大的功夫,對於相關文獻、歷史圖片等,同樣也是反复斟酌、認真修剪,力求達到優中選優、精益求精之效。

  關於龍音的專業精神,我們在前面已經談到譚、鄭二位先生的專業眼光和民族音樂素養對於他們從事唱片製作的「基底」性作用。這裡,我想舉一個例子加以印證。《典藏》中的二胡曲目,選取了《三門峽暢想曲》、《豫北敘事曲》、《中花六板》、《江河水》、《空山鳥語》、《秦腔主題隨想曲》、《趕集》、《河南小曲》等一批優秀作品,它們都是1963年首屆二胡比賽的指定樂曲和獲新作品優秀演奏獎的曲目,如果僅從技術發揮和音響質量作為標準,很可能會挑選當下某些青年演奏家的錄音,但《典藏》編者沒有這樣做,而是一律選擇了當年獲獎者王國潼、果俊明、湯良德、黃海懷、閔惠芬、魯日融、蔣巽風、宋國生演奏的歷史音響。為甚麼呢?因為他們是首演者,是這些作品的第一位演繹者,是作品整體風格、技藝的開掘者,也是當年大賽評委授給他們榮譽的根本理由。他們留下的音響,具有無可複製、標新立異的歷史價值。編者的這一抉擇,表現出他們對歷史事實的尊重,更體現出他們在本領域的專業素養和品格。窺一斑而知全豹,這樣的專業素養,幾乎貫穿於龍音的每一製品當中。

  一言以蔽之,一專一精,成就了龍音20年的輝煌業績和美好聲譽。

遠大追求

  借助上面兩節所述內容,我們粗略地評述了龍音的業績及其專業精神。我們欣喜地看到,作為一個專門唱片公司,他們在20年間專心一意地耕耘出一個相對穩定的以中國民族器樂為軸心的「文化場域」 。在這個「文化場域」裡,時間跨度為20世紀初至今,大約一百年(嚴格地說,從劉天華1931年的錄音到2014年8月剛剛完成的《魯日融專輯》,共83年);其空間跨度則為華人文化圈內的20多種中國民族樂器獨奏、重奏和傳統樂種的琴簫合奏、江南絲竹、廣東音樂、民間鑼鼓以及現代民族管弦樂的合奏、協奏。它是整個中國音樂文化場域的一部分,其受眾面可能不如流行音樂、西方音樂,但它歷史的久遠、音樂語言的個性、民族風格的鮮明,音色的豐富等,卻使它成為代表中華文化的主要體裁之一,也成為人類器樂文化中最有特色的品種之一。

  應該說,正是基於這樣的價值評估,也出於他們對民族器樂摯愛,龍音才堅定地在中國民族器樂這一「文化場域」中,默默地從事著傳承、推進中國民族器樂音響的大業。他們原本是這個行業的後起者,從一個小而又弱的音響製作公司,低調起步,日漸發展,慢慢地朝著自己心中的遠大目標前進。它的20年「閱歷」,給了我們很多啟示,也值得我們思考。

  啟示之一,要清醒認識音響製作的社會職責和在音樂文化事業中的特定地位。無論是「小而弱」的起步階段,還是「大而強」的當下,從業者必須把民族器樂的演奏視為這一領域的中心和關鍵因素。音響製作是一種用現代科技記錄演奏藝術的手段,是努力用最好的錄音技術將當下的演奏保存下來和傳播出去。兩者的關係一個是「主」,一個是「輔」,演奏藝術水平的升降決定著音響製品的高低。多少年來,龍音始終以清醒、冷靜的態度認識這份社會職責和專業「定位」,也是因為有這樣的清醒,他們也才主動參各種民族器樂的音樂會、比賽、學術講座、學術研討等活動,時時關注內地民族器樂表演的動態,以此為依托,開展自己的音響製作。如果不這樣作,可以斷言,龍音不可能有今天。

  啟示之二,我們注意到,龍音成立後的前幾年,多以香港為基地向內地擴展,但在1999年以後他們開始與大陸全面合作,到近幾年,乾脆在上海、北京設立了辦公機構,也聘請了內地成員。應該說,這是龍音的一次戰略性轉移。為什麼會這樣?其中仍然出於龍音決策人的經營理念。從一個方面講,他們長期生活於香港,香港高度發達、成熟的資本主義經濟為他們提供了豐富的經驗,特別是香港人自幼養成的專業精神,對於他們從事任何職業都是一種積極因素,這一點,我們在前面已經有所論述。從另一方面講,中國民族器樂表演藝術的大本營卻又在內地,這是音響製作的天然來源和基地,失去這一來源和基地,將使自己寸步難行。在這樣的認識前提下,龍音做出戰略轉移的決策,從而使自己步入一個新的更加開闊天地,一方面,錄音素材源源而來,錄音製作的數量、質量也才有了基本的前提。另一方面,其產品的主要市場也同樣在內地。可以說,龍音20年的所為,恰好是香港經營理念、專業精神與內地豐富的民族器樂資源的完美結合,不成功才是奇怪的事!

  啟示之三,惟有遠大追求才可以不斷促發音響製品的新創意。我們說過,龍音的製作方向非常明確,也非常堅定,那就是只作民族器樂音響,而且是傳統的民族器樂音響,就連民族器樂中稍有現代技藝的作品,他們也較少接觸。這不是說他們保守,而只能理解成他們的專一。也許,別人把這個「場域」看的很小,認為過來過去就是那麼些樂器、那麼些體裁形式,那麼些曲目,但龍音卻能夠從「小」見其「大」,堅定認為它既然有數千年的淵源,那它一定是一筆豐富無比的遺產,努力挖掘、精心傳承、發揚光大,視之為中華民族偉大的「聲音記憶」,那就會大有作為,所以,他們提供三種類型的製品讓人們對這門藝術刮目相看,同時,他們還會用更多、更新的類型,揭示這筆遺產的精微。近期,龍音又完成了以古琴為專題的新一套音響製品,全套音響包括20盤CD,近200首琴曲和相關歷史文獻,採取「一網打盡」的辦法,將古琴音響遺產做足、做盡、做好,為中國琴文化提供新的「典藏」精品。繼之,他們還將做二胡、琵琶、古箏等等。故此,因為追求目標的遠大,而讓自己的路越走越寬。並從中獲得了享受傳統文化的幸福感。

  在「龍音」步入第三個10年之際,我們懷著最真誠的心,祝它一如既往,一路向前,為中華文化留下更多的聲音記憶!

2014年8月10日晨
草於陝北榆林西沙
思仁齋

(摘自《人民音樂》2015年11月期刋)